导航辅助驾驶领域竞争不断升温,以低阶带动高阶智驾落地行得通吗?

界面新闻记者|吴阳宇

NOA(导航辅助驾驶)正在成为汽车公司和供应商竞争的热门赛道。

11月29日,智加科技在其技术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光线地图最新的BEV平台架构和NOA量产方案。

由于传统高精地图存在成本高、更新慢等缺点,摆脱对高精地图“重感知+轻地图”的依赖逐渐成为实现城市NOA的共识。据智驾科技创始人兼CEO周介绍,一些自动驾驶供应商利用传统的CNN(传统图像特征识别方法)包装出“无地图方案”来忽悠车企。

“有没有地图,关键在于传感系统能否及时准确地感知道路拓扑。”周对说道。

在这方面,智加科技的解决方案是BEV平台架构——青云超空间。与传统自动驾驶中2D图像的感知模式相比,BEV实现了从获取的信息中生成3D鸟瞰图,算法可以更直观地判断不同目标在时间和空上的相对关系。据了解,青云BEV架构的传感系统可以达到水平5 cm,垂直1/1000的精度。

阿朗特科技科技物流时代国内

此外,目前常见的行业困境在于车厂高中低校的智能驾驶产品解决方案缺乏技术平台的一致性。例如,L2有L2的供应商,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提升规模的能力。有高端供应商,大部分在AEB(自动紧急制动)等基础功能的工程开发上有短板。在NOA市区等高端场景中,拥有最显著数据优势的汽车工厂面临着成本和体验方面的多个痛点。

对此,智加科技向行业开放了BEV感知标准件,可以在6个月内完成不同场景的跨平台开发需求。此外,为了满足汽车厂商对芯片和平台的差异化需求,智加科技提供嵌入式开发和功能层定制,从而帮助汽车厂商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然而,高水平的智能驾驶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数据显示,到2023年上半年,中国高端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仅为5%左右,城市NOA渗透率和使用率占比更低。这背后主要和战略定位高,体验不理想,性价比不高有关。

基于以上原因,在智能司机高度重视的城市NOA赛道,智加科技选择使用容量最大、性价比最高的L2方案,在80%量产方案的基础上,构建20%高配方案所需的核心场景数据。

产品方面,智驾科技发布MAXIPILOT2.0平台,主打覆盖70%以上日常驾驶场景的千元级产品。其中有BEV一体机和MDU20域控两种产品形态,专注于20万元以内的整车市场,能够以更高的性价比支持高速NO(Navigate on MAXIPILOT)应用的落地。

NOA市区是辅助驾驶大规模部署的关键一步。

自今年上海车展以来,许多车企都宣布了NOA的登陆时间表。例如,小鹏率先宣布登陆“轻地图”城市NOA,并在广州和北京邀请XNGP(城市NOA)的大范围试驾。李的最新计划是,12月正式推出的版全场景智能驾驶可以覆盖全国高速和环路以及100个城市。

除了车企,自动驾驶公司和很多供应链公司也不甘落后。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发布了华为ADS2.0(华为高级智能驾驶系统),并表示将于第四季度在45个城市推出。同时,供应链端的企业四维图新也推出了服务智能驾驶的“场景地图”产品,目前已经覆盖120个城市。

根据市场预期,未来的NOA市场将是巨大的空。根据西部证券研报预测的数据,2023年搭载NOA的车辆总量为70万辆,2025年为348万辆。其中,城市中支持NOA功能的车辆比例将从2023年的17%快速增长至70%。

随着赛道越来越拥挤,很多供应商主动降价,为自己争取机会。针对行业内卷化现象,周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底层逻辑是成本驱动,就是要做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前提是保证性能,价格尽可能低。

目前除了成本和法律方面的顾虑,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产品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此,周判断,“城市还远未真正成熟,这和数据的积累有很大关系。”据介绍,可以通过投放大量车辆或模拟来收集数据,但大规模投放的成本对于现阶段的车企来说并不现实。智加科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条以低级带动高级,在赚钱的同时积累高级数据的渐进式路线。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形势已经逐渐进入“下半场”,城市NOA的能力能否领先,将成为自动驾驶企业突围的关键筹码。

电视ai黑科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导航辅助驾驶领域竞争不断升温,以低阶带动高阶智驾落地行得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