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陷入舆论漩涡的秦培基和半年多前离开长城威派、重返老东家吉利的陈思颖终于有了一些交集。就在这时,极星因延迟提交年度报告而被提醒违规。汉马科技在披星戴帽之际的重组操作,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资本"”这个词,而曹操之行连年亏损、负面事件频出,还在痴迷IPO——“股神”李书福的版图似乎越来越“低人一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是因为“家庭原因”离职后,他在11月回到了老东家吉利,并成为吉星魅族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汽车事业部总裁。吉利就像一个宝藏。不到两个月,陈思颖就被调到极星科技担任首席运营官。极星科技是魅族和极星汽车的合资企业。
近日,被吉利“挽留”的秦培基接替陈思颖出任首席运营官,而陈思颖则调任产品规划高级副总裁。没想到,重返老东家,还是这么折腾。大兵背后,是违法明星,已经面临退市的局面。
今年5月17日,极星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通知,并因其未提交2023年年度报告而被提醒违规。根据问询函,自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极星的股价已从最高的10多美元跌至目前的0.8美元。根据财务信息,极星2022年亏损4.66亿美元,同比收窄逾5亿美元。然而,2023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已经达到4.68亿美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
要知道,极星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8万辆,之后调整为6-7万辆,最终达到5.46万辆。在中国市场,极星的销量仅为1100辆。
据报道,在李书福的操纵下,已经有9家上市公司,但大多数都是“劣质股票”经过多年的折腾,极星一次收购保时捷,一次推广和出售,车型和产品定位混乱,人事变动频繁。总部位于瑞典,但这个所谓的北欧奢侈品泡沫正在慢慢破裂。
暗夜心慌慌百度百科
今年5月底,汉马科技再次发布债务及担保逾期公告——这是其今年第三次发布债务违约公告。vivo nex发布会
1月底,汉马科技发布公告,“经测算,预计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鉴于公司可能明显丧失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公司拟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和预重整”。
据悉,汉马科技原名华菱星马,从事重卡业务并于2003年上市。2020年7月,吉利商用车集团耗资4.35亿元成为华菱星马控股股东,随后更名为汉马科技。收购汉马科技后,新能源重卡成为业务重点,2022年6月宣布将于2025年底停止销售燃油车。
财报信息显示,收购当年即2020年,汉马科技净亏损4.9亿元,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13.36亿元、14.66亿元和9.62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同比增长45%。
seekbar是什么意思
据了解,2021年6月底7月初,汉马科技曾多次涨停,股价一度涨至13元上方。现在,其股价仅超过4元,今年2月甚至跌至2元以上。估计汉马科技还躺在底部,除非吉利商用车当时没有发布定增计划。
专业人士分析:“汉马科技短期内不会还钱,违约将持续到重组完成。”一场资本的游戏,由此开启,可能摘星也可能摘帽,但难以提振业绩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9家上市公司,一个都不能少,“操盘手大师”李书福的戏码还在上演。
股神巴菲特不断在股市创造财富神话,“股神”李书福的目标似乎是分拆旗下多项业务独立上市,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为吉利赋能——毕竟,上市是吉利的梦想。
在出行地图上,曹操出行近期赴港IPO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曹操出行营收分别为71.5亿元、76.3亿元和106.7亿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69%和39.8%;近三年净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和19.81亿元。
其竞争对手滴滴在2023年的总收入为1924亿元,这只是九牛一毛。然而,这并不容易。2023年,滴滴净利润首次转正,但仅为5亿元。身板小的曹操出行IPO,似乎只是为了满足李书福的个人疯狂。
在线租车是其中之一,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消耗了车企的大量产能,而在这背后,一切都充满争议。有媒体报道:“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6月5日,相关投诉多达6938条,其中186条是在过去一个月内提交的,只有15条显示状态为‘已完成’。其中,有乘客投诉平台乱收费、不合规,也有司机投诉加入平台的司机待遇不同。”
事实上,在线租车已经趋于饱和,这也导致车企的产能空。曹操急于让游族IPO,无非是连年亏损。他依靠借款维持生计,账面上没有太多现金,无法承载吉利扩大新能源规模的雄心。
然而,上市呢?手握众多“劣质股票”,在“股神”李书福的操纵下,一切都像是资本的游戏。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股神”李书福的版图:极星违规业绩惨,汉马披星又戴帽,曹操出行仍执着于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