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股研究社
与热度爆棚、车水马龙的造车新势力相比,负债累累、工厂停工、股票停牌的恒大似乎早已被遗忘在市场的角落。
不过,随着背后恒大集团的调整和清算,情况出现了转机。
5月26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一家神秘第三方公司愿意出资31.45亿股恒大集团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9%。同时,公司亦愿意提供信贷额度以支持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电动汽车业务,并将考虑继续收购32.03亿股股份,未来占比29.5%。
这笔收购可能会给“坐等饭熟”的恒大带来关键资金。事实上,自恒大“雷雨”以来,恒大一直在资金链问题上苦苦挣扎。如果工厂没有钱订购原材料,就无法开工,也没有钱支付工资和大规模裁员。缺钱又养不起人,工厂只能闲置。最大的天津工厂仍处于停产状态。
2023年全年恒大营业额为13.4亿元,同比增长900.04%;其中,全年物业销售额为11.36亿元,而汽车销售额仅为1.46亿元。毛亏损5100万元人民币;净亏损总额为人民币119.95亿元,同比减少56.64%。
2023年,恒驰5共交付1389辆,月均交付115.75辆。任何一家正常的车企都不愿意为如此低的月交付量承担相应的生产、运营和售后维护成本。此前,Xpeng Motors的G3系列停产,因为每月交付量只有几百辆。毕竟如果没有生产规模加持,生产线本身也有较高的减值成本。2023年,中国恒大资产处置、减值等非经营性亏损达63.84亿元,占亏损总额的53%。
负债方面,资产348.51亿元,负债总额达725.43亿元,其中贷款264.84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430.12亿元,其他负债30.47亿元。截至2023年底,恒大累计未能清偿债务约94.47亿元;
在子公司负债累累的同时,恒大集团也负债累累,失去了向恒大输血的能力。2023年12月31日,恒大集团逾期商票合计约34.01亿元。标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的未决诉讼案件68件,标的金额合计约136.08亿元。
高负债的背后是恒大的快速扩张。自2019年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来,恒大通过大手笔的“买买买”覆盖了技术、资质、电池、销售、人才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获得了整车制造、底盘架构、动力总成、轮毂电机、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正常车企造车,这一步就够了。另一方面,恒大同时推进9款车型的设计,并在市场需求打开之前开设了11家专业研究所。还建立了风洞、声效、V2X、机房、虚拟现实等实验室。其中,仅风洞实验室的投资就高达十亿元,而恒大当时并没有这么大的风洞实验需求。就像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还在考虑如何买车买房,但他已经在考虑为子孙后代建造一个星际移民小屋。
这种脱离生产经营实际的扩张往往来自于董事会不负责任、欠考虑的决策。恒大的很多高管,比如刘永灼、秦、肖恩等。,都是从房地产等其他业务“空滴”到恒大汽车。这些高管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保留着恒大“大、干、快、上”的做法。这种做法放在过去的赛马和圈地时代,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用卖房的思路卖车,用房地产行业的思路挑战汽车行业的运行规律,注定是不合适的。九重试炼破解版内置菜单2023
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外行指导内行,用房地产的风格做新能源汽车,带来了很多浪费。最终在母公司风波后,资金链断裂。廖小军公司
虽然恒大在资金链断裂后一度寻求出海,但也与牛顿集团签署了协议,计划获得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和6亿人民币的过渡基金。但最终还是没能改变恒大的颓势,股价也一路下跌,最终在5月17日跌至0.38港元,随后停牌。
如今,随着这份收购协议的曝光,恒大汽车5月27日高开97%,一度涨超100%至0.75港元。”坐等饭熟”恒大终于拿到了这笔急需的资金。
不过,钱来了之后,何去何从才是恒大下一阶段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还是沿用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恐怕市场不会给予过去的宽容态度和发展时间。
毕竟,在恒大造车初期,韦小立、高合、天际、威马都还只是刚刚起步。在今天的有轨电车中,低端市场有价格战,高端市场有智能司机和司机。在这样一片红海中,恒大汽车重新适应市场节奏,在现有工厂和生产线的基础上开发出消费者认可的车型才是最重要的。酷派5270
无论如何,恒大都有机会重新站上台面。至于这次能走多远,就看恒大能做出什么改变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危机中的恒大汽车,等到了自己的白衣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