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应届生,挤爆新能源大厂

特斯拉与应届毕业生违约的余波持续发酵。

今年4月15日,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然而几天后的4月23日,“特斯拉被曝对应届毕业生毁约”的话题上了热搜。多名2024届毕业生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被特斯拉撤回录用通知的信息,一时间引发热议。

然而,谁知道特斯拉的裁员刚刚发生?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中旬,李开始进行人员优化,优化比例将超过18%,涉及员工5600多人,集中在销售服务运营部、招聘部、知家三个部门。

不仅是位于新能源产业链下游的车厂,产业链上游的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也被曝光,要求签约应届毕业生延期就业。

在小红书里,博主@Becca。j在今年5月18日一篇名为《近期转行》的帖子中,形容自己最近选择转行新能源“有点像49年加入国军”,并直言新能源行业“长期来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赛道,但如果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新能源赛道短期内确实不太适合。”

张小盒图片壁纸

另一位声称“985天坑电池方向拿全国奖的博士连华为简历都没过”的网友不禁感慨:“新能源火了不到三年就停了,我妈早几年生我。”

然而,这几盆来自不同方向的冷水,似乎对新能源行业没有任何降温作用:

在最近的春招市场上,新能源行业在今年应届毕业生的眼中依然是一个烫手山芋,甚至很多985高校毕业生都在涌向新能源行业。

新生扎堆新能源行业

新能源作为近两年的“风口”行业,名副其实。

不久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24年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2024年春招市场整体求职竞争指数为28,而新能源/电气/电轨的竞争指数为46.9,也就是说平均每个职位可以收到47份简历。

脉脉发布的《2024春招及高薪职业与人才洞察》也指出:

前几年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去年打猎的数据。com显示,在2023届新生新增就业岗位同比增长最大的赛道中,新能源位列第二,同比增长93.90%,仅次于AI模式。而且在2023届研究生需求增幅最大的十大新赛道中,新能源汽车位列第一,同比增幅高达151.06%。

2022年,智联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显示,新能源招聘岗位增长率达到64.4%,远高于全行业的10%。

从新能源产业链最下游最热闹的车企招聘,也能看出行业的火爆程度。

今年,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北京车展公开招聘,48小时内收到7586份简历。

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老大哥比亚迪,2023年仅校招总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3.18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的整体比例高达61.3%。

在社交网络上,网民也将工作许可从BAT、Byte、JD.COM等互联网公司改为新能源汽车公司。

小红书博主@粥粥今天转正了。去年8月,名为“大一新生无脑冲新能源!”在帖子里,我毫不掩饰对新能源行业的热情。她列举的四个理由是:成长快,工资高,潜力大,工作多。

当时,@京京京京京京已经实习了70多天。在她的分享中,公司年轻、企业文化平等、人文关怀到位、工作时间灵活、不提倡加班、学习机会多等细节,以及“健身教练来站锻炼”都是让她心动的因素。她说:“毕业后想努力赚钱的应届毕业生,一定要投资新能源行业。”

据2023年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一个为招聘人才把脉的智库,位居新能源汽车Top1位置的算法工程师,年薪超过60万。

与互联网行业偏向年轻工作者不同,新能源行业从业者的共识是“越老越吃香”。数据显示,60%以上的员工年龄超过29岁,近50%的员工35岁时有望拿到30万以上的年薪。

已经在新能源行业工作了6年的阿斌,可以说是新能源企业求职的佼佼者。2018年,东北大学硕士毕业。因为一个“燃油车将于2030年全面取消”的消息,他果断进入了新能源行业。目前在长三角地区一家新能源企业做硅电池材料的研发和生产。6年时间,他从月薪5000的一线工人,到拥有几百名员工的中高层公司,年薪增长近10倍。

名为@33的网友,在去年年底的帖子里,用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标题:“现在的新能源相当于10年前加入互联网”。

很多文科专业的也来新能源行业分一杯羹。

网络上,“双非能源也能进新能源工厂”“建议文科生冲新能源”之类的帖子比比皆是。比如比亚迪,去年凭借极其简单高效的申请流程,赢得了很多文科生的青睐。

“去年叫帝子,今年叫滴滴”,“你以前爱比亚迪,现在买不起比亚迪”,调侃似乎正逐渐变成现实。

一位Xi交大的硕士毕业生甚至抱怨:“比亚迪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我。”

光鲜的面孔背后

然而,新能源产业烧得很快,似乎也很冷。

其实裁员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

小红书博主@喜洋洋解决了信息鸿沟,发帖说她211大一的一个朋友去年12月加入了一家新能源头部企业做大客户销售。工资加补贴,税前1万。

然而,仅仅过了4个月,很多同事陆续被裁,她的朋友感觉自己也快被裁了:“天天等着补偿,走了也不知道去哪。”

另外,新能源行业似乎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光鲜。很多工作都有未知的困难。

六年前从东北大学毕业,如今已在公司中高层的阿斌坦言,虽然觉得自己选对了行业,但一路走来还是挺艰难的。

当他第一次开始R&D,他发现他的学校知识很少被使用。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他每天还是要学习,看各种论文。”在最紧张的时候,他一周要读100篇博士论文。”

此外,个人经验告诉他,即使对于R&D和生产岗位,仅有技术是不够的。特别是像他这样几年就做到中高层的人,更需要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各个部门打交道不能太死板。”

非技术岗位的体验往往更加不堪。

博主@爱电光花,在今年5月13日也发了一篇题为《英语大学生应聘新能源销售,我跑了》的辞职帖,说出了新能源行业非技术工种的种种经历。

毕业后,她选择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的海外营销经理管培生。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LinkedIn和Google上通过各种方法发展客户。等客户池变大了,她可以出国旅游,去参观,去谈项目。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需要精力维护客户的工作。

但很快,她就被业内类似“三陪”的游戏规则搞得不知所措。在她看来,吃喝玩乐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变相的加班,根本没有生活可言。

此外,她发现虽然新能源是朝阳产业,但是大家都会过多的赚快钱,导致很多产品的性能远不如宣传的那么好,在国外销售的时候还有大量的售后问题。这种产业问题“不是我毕业半年就能应付的”。

其实就像她说的,目前的新能源面临着很多产业问题。

以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为例。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最早在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将达到2669万辆。据测算,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已超过3000万辆。

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

galaxy note 2

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只有30%左右。

一种声音说,过剩产能可以通过出口解决。然而,在2023年底到2024年初的短短几个月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是欧美反制措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阻断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紧接着,由于动力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骤降,新能源车企在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价格战,其中比亚迪秦加荣耀版、毁灭者05荣耀版直接降价至7.98万,一度将价格战推向高潮。

价格战的直接结果就是车企利润的不断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低于4.9%的工业企业整体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

很多车企甚至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倒闭。今年年初,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张截图显示,原来的48个新势力品牌已降至27个,包括曾经熟悉的威马、爱知、拜腾等品牌。

行业的不确定性,转嫁到个人身上,就是各种焦虑。

2017年进入新能源行业的程远,现在就像一个失意的人。他毕业后的第一份简历是一家锂电池公司,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应聘,最后进了一家燃料电池公司。

面对行业未来的巨大变化,程远的想法是在几年内尽可能尝试不同的岗位,了解整个产业链,然后确定长期方向。结果几年折腾下来,换了5个以上的工作,工资也没有大幅上涨。现在不仅方向还不明确,甚至想生出转行的念头。

“城外人想进来,城里人想出去”成为新能源行业的真实写照。

大一新生的“风口焦虑”

程远的情况可以让人看到新能源行业激烈竞争背后日益普遍的就业焦虑。

调查显示,2024届毕业生比往届毕业生更早开始找工作,其中60.3%的人在2023年开始找工作。其中,39.2%的毕业生投了50份以上简历。

但从智联招聘调查数据公布的求职结果来看,截至4月中旬,应届生已求职比例为47.8%,不及去年的50.4%。

要知道,202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多21万人。

一方面是毕业生多了,一方面是不断的裁员。不难理解今年毕业生的焦虑。

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毕业生的选择要么是求稳,要么是跟风。

候选人的数量就是证明。今年参加公考的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5万,比去年多了70万左右。同时,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有62.7%的人希望进入国企或国家机关工作。其中,期望进入国企的毕业生比例连续五年上升,从2020年的36%上升到2024年的47.7%。

走在前列的行业,现在公认的,似乎只有一种新能源。

据毕业于二本普通高校的华子介绍,2018年毕业时,几十个同学,都是电气专业,大多进了电厂求稳定,只有他和另外三个同学进了新能源。

这几年做光伏和储能,现在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大厂做锂电池。这期间他遭遇了光伏的突然衰落,还赶上了2021年和2022年储能的大爆发。虽然现在锂电池轨道很笨重,但好在他的客户都是中石化、中石油等B端客户,所以没有受到影响。

40年来,行业风口回应了“风水轮流转”这句话,从下海经商潮到互联网,从房地产到移动互联网,最后到新能源。每次风口出现,都能引发造富狂潮,让一些嗅觉敏锐的人率先积累财富。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之前的网点,新能源的网点期似乎要短很多。人们常说互联网20年,移动互联网10年。但说到新能源的出路,如果距离2020年只有四年,很多人已经开始说“慎重选择”。

2029双十一成绩单

而四年几乎是一个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多少学生咬紧牙关,跨过高考的独木桥,雄心勃勃地进入大学强化训练。结果他们从学校毕业,抬头一看,世界变了,行业完了。但这是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个人奋斗和历史进程哪个更重要?刚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可能很难回答。

程远反思自己这几年的磨难,觉得自己毕业的时候对自己了解不够,所以在选择更多的时候迷失了方向,但同时也不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原因:

“试错必须有成本。选对了有利于发展,选错了就是浪费时间。”

阿斌好像是属于对的人。但其实很多老师同学都告诉他“取消燃油车”只是个噱头,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赌一把。

花子的选择似乎更贴近大多数普通人。

刚毕业的时候,他知道自己的学历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进入华为等大厂,只能做好细分领域的工程企业选择。但这几年,他更专注于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风向的变化。

花子说,他不看好新能源行业应届毕业生扎堆的做法。普通人还是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毕竟,“我觉得当每个人都看到某样东西崛起时,他们实际上已经错过了这个行业最好的机会,”华子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985应届生,挤爆新能源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