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陷入“院士井喷”和“付费参与评审”的争议以来,注册在德国的欧洲自然科学院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迅速引发公众质疑。
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随即下线了涵盖全球数百名学者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与此同时,国内多家单位和机构也紧急删除了相关人员获奖的消息。
5月8日,中国科协官方账号发布“井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它反映了什么?文章指出,“各部门、各机构不得为投机者站台”“着力清理各类“文凭作坊”“山寨职称”“违规评比”“收费表彰”。
吴继华网络资料图
“即使在引起公众关注后,我们仍然可以收到一些院士的申请。一些申请者甚至直接在邮件中表示,他们不会担心舆论的影响,并希望成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吴继华说。
吴继华还声称,包括“90后院士”和企业家在内的中国院士的所有资格都经得起审查,他们都符合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评选标准。
然而,一位在国内大学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教授告诉澎湃新闻,他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位院士不是另一位院士,但因为国内院士的申请门槛相对较高,他觉得申请外国院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现在这个机构已经成为舆论焦点,此时突出这个头衔并不合适,所以他已经删除了自己的公开简历。
“所有中国院士都经得起推敲。”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于2001年在德国汉诺威成立,其宣称的使命是“帮助整合国际科学界”。记者注意到,该院院长弗拉基米尔·季明斯基于今年5月3日向来自中国的院士发出公开信,称“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公共组织,与国有的中国科学院或俄罗斯科学院不同,我们邀请的科学家具有学术价值,他们的成就造福人民。”电脑五角星怎么打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致中国院士的公开信
吴继华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没有在中国设立常设分支机构,一些中介机构宣称的“中国区域办事处”和“中国区域中心”也不存在。也是在这次舆论危机后,他被临时授权于5月9日回国处理相关事务。
在受到舆论广泛质疑后,不少“外籍院士”也悄悄隐去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头衔。
李金浩告诉澎湃新闻,考虑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引起的争议,他已从个别教师的主页上删除了相关介绍。“申请院士是我的个人行为,现在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个时候,我还是不想给学校惹麻烦。”
吴继华告诉记者,他在莫斯科生活了很长时间,并于2021年9月被推荐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委托我进行中国院士资格审查,相当于中国秘书。”
那么,吴继华是如何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审查中国院士候选人的相关资格的?
吴继华说,在收到候选人发送的学历、专利和论文等申请材料后,他会通过相关官方网站逐一查看,有些人甚至会给申请人打电话。结合申请人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论文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只有通过初审的候选人才能进入后续的院士评选程序。
“我现在是三级教授,有几十篇SCI论文、十几项发明专利、几部学术专著,符合申报条件。”李金浩告诉澎湃新闻,他最初是从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欧洲自然科学院的。
李金浩介绍,他的申请过程持续了半年。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的一般英语水平还可以,所以不需要找中介翻译和代理人,他也没有向医院支付任何费用。
吴继华还说,当选院士后,欧洲和外国院士每年都将参加欧洲自然科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另一方面,李金浩告诉澎湃新闻,自去年当选院士以来,没有工作人员通知他参加欧洲自然科学院的相关活动。
此前,网上流传一份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院士名单,共有85人上榜。
对此,吴继华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有22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来自中国,他已经看到了网上的名单。他们中的许多人实际上是候选人,但他们最终没有当选。
网友整理的中国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名单
“所有中国院士的资格都没有问题。”近日,吴继华回应了外界对中国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的广泛质疑。
该报此前收到的一份文件《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申请和遴选咨询服务协议》显示,一家注册在北京市房山区的传媒公司在收取80万元服务费后,可以帮助候选人申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资格。
对于这样的做法,吴继华明确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科学团体,其运作资金主要来自会员费和自愿捐款,从未参与中介公司的收费选择。
“如果欧洲自然科学院从院士评选中受益,肯定会涉及到向海外转移大笔资金。我认为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吴继华表示,中介机构与医院没有直接联系,但作为学术内幕人士,你基本上可以通过申请材料判断申请人是否有中介机构的帮助。他估计,大约70%至80%的院士申请不是通过中介完成的。
年龄和地位是门槛吗?
中国一位90后院士的出现,也让人们对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评选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
今年4月,1990年出生的田征正式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根据相关新闻发布,欧洲自然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戈罗夫·弗拉基米洛维奇也为他颁发了一枚奖章。
田征参加颁奖典礼的网络资料图
据相关报道,田铮是Xi安天丝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先后在日本同社大学攻读生命医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多项中医药发明获得国内外专利,积极推动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和国际传播,以独特的创新举措助力中医药现代化。文章还称他为“世界上唯一的90后院士”,并称赞他“用数字和算法将中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明确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申请条件中有明确规定,申请人年龄应在45岁以上。
对此,吴继华承认,最初在互联网上看到有关“世界上最年轻的院士”的宣传时,他感到震惊。他在审核田政院士资格时,只关注他的学历和专利,“因为这些材料真实完整,符合我们的申请标准。”
吴继华说申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没有年龄限制。至于一些申请人遇到的年龄限制,他认为是一些中介的“自发行为”。但现在想来,田征在35岁当选院士确实容易引起公众的猜测,他将来会更全面地检查申请者。
据网络数据不完全统计,澎湃新闻记者发现,除田征外,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企业领导人还包括山东金珠吉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侯云峰,临沂大学教授陈长进,青岛恒兴集团董事长、青岛恒兴科技研究院董事长沈寓实, 飞诺门集团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清华智能网络计算实验室主任蒋、广东恒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芝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王。街机中国龙 又叫什么名字?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负责人能聚在一起,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称号?李金浩认为,如果申请人本身是大学教授,完全有能力自己准备申请材料。然而,一些企业负责人可能没有发表过相关论文或撰写过英文申请材料,这为一些中介公司提供身份包装和申请服务提供了机会,并向其收取服务费。
做ppt用什么软件最好
李金浩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编码)
“自然科学院不是工程院,而应该更注重学术成果。吸引太多企业家是不合适的。”李金浩认为。
另一方面,吴继华表示,几位商界领袖的当选并不意味着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不高。“我们的申请材料不要求申请者详细说明他们在企业中的职位,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也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院士们只注重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所以在评审院士的材料时,我也希望为更多的中国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席位。”吴继华声称,多年来,出于私心,他先后推荐并最终培养了数十名中国院士。当他推荐的人被院长枪毙时,他会“据理力争”。
吴继华举例说,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孙一生致力于健康事业。八十多岁的她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但她没有博士学位。尽管如此,他还是尽力向欧洲自然科学院推荐孙夏树。
含金量难辨的“外籍院士”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平均水平如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成员陈志文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在西方国家,任何人都可以随意注册一个组织,原则上可以称其为任何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可以在几分钟内注册,并且没有批准。严格来说,包括美国科学院、图灵奖、诺贝尔奖等。,他们的机构也是私人的,不是官方赞助或批准的。这与西方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治理逻辑直接相关。特别是在美国,社会信用的基础是个人,而不是政府部门。
李金浩是三级教授,也是所在大学二级学院的院长。在他看来,欧洲自然科学院的院士虽然不如中国的两院院士,但绝不是“野鸡机构”,他们的学术平均水平与中国的杰青或长江学者大致相当。
“欧洲自然科学院吸收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校长杨宝峰等多位大学校长、副校长和二级教授。这已经是一个证明。”不过,李金浩也表示,他申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因为国内杰青项目和长江学者数量有限,“两院”院士申请门槛太高。
李金浩多次向记者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更多是荣誉性质,是对前人学术和社会贡献的肯定,不能与国内院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划等号。然而,当记者问及它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学术光环和实际便利时,李金浩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在陈志文看来,像“欧洲自然科学院”这样的组织确实存在,但它们并没有得到我们所理解的官方赞助或批准。从法律角度来说,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他们的学术地位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完全不同。
“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的差异,把院士变成了一门生意,所以类似的书院和院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志文直言不讳地指出,许多类似的科学院和工程院的海外院士在其申请和评选活动中有中国或中国的人物,“属于欺骗中国人的中国人”,这些机构大多选择接近权威机构的名称,这很容易混淆。
“考虑到近期舆论的影响,我们还将放缓中国院士申请的审批速度。”吴继华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走下“神坛”的欧洲自然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