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宣布今年不再发布新的纯电动汽车,一时掀起千层浪。大家都在讨论纯电车的市场前景。
李想做出这样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想为自营超充桩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将目标定在了特斯拉中国的水平上,他认为这是销售高端纯电动SUV的必要条件。
但事实上,充电桩过多影响的不仅仅是中高端市场,“补能难”一直是纯电车难卖的重要原因。因此,车企自建的补能系统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众所周知,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让电池容量尽可能大,二是让充电桩尽可能多。
此前,我们已经更新了六家国内新势力的补能网络建设情况。现在我们扩大了范围,看看在自建能源补充系统方面排名前十的汽车公司有哪些,包括BBA和新势力。能量补充系统的布局有何不同?
补能设施:遥遥领先,不仅仅是蔚来。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拥有换电能力的蔚来在自建补能设施方面确实遥遥领先。
榜单中蔚来的数据更新截至5月20日。在蔚来的6270个自建充换电设施中,有2420个换电站和3850个充电站。
换电方面,蔚来将于今年4月铺设& quot 1,000座4代换电站,换电速度将缩短至3分钟,同时也支持乐道品牌,这使得乐道自诞生以来在能源供应体系中最具逻辑性。行业第二”。
在充电方面,蔚来已建成3850个自建充电站,其中包括2260个过充站和10334个过充电桩。此外,目的地充电站1590个,充电桩12166个,自建充电桩总数近2.2万个。
蔚来是中国市场补能系统最多的汽车品牌,也是补能最快的品牌。覆盖全国的充换电系统可以说是蔚来最引以为傲的车型,也是蔚来的护城河。
在车企补能设施布局方面,除蔚来外,特斯拉在中国独树一帜。
毕竟,特斯拉在2014年就在中国建设了第一个超级充电站。截至今年3月,特斯拉已在中国大陆建设了1900多个超级充电站和70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拥有11000多个超级充电桩。
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布局较早,特斯拉100%覆盖内地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这使得特斯拉可以突破北上广深,将汽车销往二三线城市。
只是与国内其他车企不同的是,特斯拉的超充网络一直仅限于自家车型,并未向公众开放。
直到2021年,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试点开放计划”它才开始在欧美实施,但在中国直到去年才开始实施。不过,只开放了少量的超充站为其他品牌提供能源。
这与国内车企向自主品牌车型提供一定充电权的政策不同,但充电桩完全对外开放。
超充电源:氪金最强,谁掉队了?
800V高压平台、5C电池甚至双枪快充,大家都只是在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能有多快。烟盒手机壳好评评语
然而,缩短有轨电车充电和再充电时间的唯一方法是桩端,那么超快充桩的动力是什么?也是电车用户关心的话题。
相比之下,车企自建桩的充电功率基本不低。例如,小鹏S4液冷超级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为480千瓦,这使小鹏G6能够在5分钟内补充200公里的电池寿命。
然而,这个数据甚至不足以在一堆车企中看到,因为理想5C超级充电站的单桩峰值充电功率为520kW,如果型号合适,它可以在12分钟内补充500公里。
再往上,还有蔚来今年4月布局的640kW液冷超充桩,单桩最大功率640kW,以及浩博超级充换电站的1000V高压超充,同样单枪功率高达640kW。css div换行
但这并不是充电桩功率的上限。上个月,首个V3极充电站在宁波落地,V3极充电桩峰值功率可达800kW。
根据官方的充电测量,全新的氪金001WE版本配备了95kWh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沈星电池版本,实测峰值功率为546.4kW,采用极充电V3,从10%到80%的充电时间仅为11分28秒。
对于电车车主来说,也就是在服务区买一杯咖啡的时间,能量补充就完成了。
当然,以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体量,车企在任何领域都是你追我赶。例如,尽管目前小鹏S4液冷超级充电桩的峰值功率仅为480kW,但800kW液冷S5超级充电桩也将在第三季度升级,因此我们可以提前期待。
联想zukz2尺寸
然而,超快充电功率只是一种新的国内功率。相比之下,特斯拉V3目前的最大功率仅为250kW,充电15分钟后续航可达250公里左右,与国内新势力的充电效率相比相当落后。
传统车企在能源补充方面布局不均衡。
在充电和再充电的布局方面,事实上,不仅新势力正在大规模建桩。传统汽车公司类似于大众Camax和SAIC安岳。通过投资充电品牌,车企本身在充电和再充电方面的布局比一些新品牌更广泛。
根据Camace的官方信息,截至5月17日,该公司已在中国205个城市建立了1561个充电站,拥有12449个充电桩和5000多个DC快速充电桩。虽然没有蔚来和特斯拉那么大,但在其他车企中也相当大。
与其他品牌相比,SAIC安悦的充电和再充电设施数量也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快速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一般,充电技术有待提高。
不过,传统车企的布局仍不均衡,比如这份榜单中的最后两位宝马和奥迪。
尽管两者都是豪华品牌,但由于其在纯电市场的销量不佳和品牌影响力一般,自建补能设施的数量仍相对平均。
去年,奔驰和宝马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运营一个在中国市场向公众开放的超级充电网络。合资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个超级充电站和约7000个超级充电桩。
只不过,奔驰和宝马联合打造的1000座超充站能否成功落地中国,还得看它们未来新推出的纯电动产品的销量,否则,即使建成了超充站,也成了别人的嫁衣。
写在最后
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能量补充系统是汽车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补能不仅依赖于第三方公共充电桩服务商,汽车品牌自建补能网络同样重要。一方面更有利于维护自主品牌的用户,另一方面也是对新能源汽车整体用户体验的贡献。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新增101.7万台,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25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桩的增长落后于新能源汽车。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补能设施建设还处于一个需要大家共同改善的局面。至于各个车企的补能系统建设,也可以在评论区发布你平时的充电体验,与我们交流!
结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车企补能体系大盘点:谁拼现在,谁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