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不“传统”,朱华荣亲自上场“卷流量”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在这里“扔流量”的时代,传统车企如何才能跟上变化和变革?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巨变,新造车企业带来的冲击远超想象。在这场变革中,一向被认为反应迟钝的传统车企,事实上早已发生了变化。

作为三大央企之一,长安汽车率先放下架子。朱华荣董事长、王军总裁通过开通微博、制作短视频、参与直播等方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交通之争,展示和传递了长安汽车的产品信息和技术细节。

车展期间,让大多数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红绿”逛展。但其实“红绿”之外,今年车企亲自下场搞短视频和直播,这也吸引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例如,在车展开幕的第二天,60后的和80后的邓(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汽车的CEO)同框直播,充分展示了“网络名人”的风采。我很会说话、说话、敢于说话和表达自己。

用朱华荣在与媒体交流时的话说,“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的许多传统营销方法比新的营销方法差十倍或百倍。这是我在后台看到的数据。显然,在消费电子领域,如雷军和余承东,他们的个人粉丝生态和个人IP都有很大的优势。传统汽车如果不改变和努力,就真的会被淘汰,所以我们现在正在改变。”

朱华荣看到了变化,清楚地知道在新的汽车时代和新一轮的竞争中,“只有加入战争,我们才有机会不被淘汰。”

“交通的密码是什么?”

新车的上半场是电气化和竞争加剧,下半场是智能化和你死我活的战斗。在产品、技术、配置、服务和价格都卷起来了之后,老板在办公室的“流量时代”,老板不再高高在上,而且他已经亲自离职为自己的产品“背书”。

大家早就习惯了造车新势力的高层出来做短视频和直播,但对于长安汽车的高层出来做短视频和直播,大家可能一下子适应不了,因为这不符合常理。

在打破常规认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争议。

车展期间,在朱华荣举行了一场两小时的媒体沟通会,采用了现场直播的形式。很少有车企会选择以直播的形式展现这样的深度媒体传播活动。

但长安汽车就是这么做的。朱华荣认为存在有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这个时代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变化,就像从纸媒到互联网的变化一样,是因为这个时代实际上在变化和进步。

对于大家关心的短期流量和长期流量,朱华荣解释说,短期流量可以通过个人IP或一些精彩的发布来获得,这对我们的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营销非常有利。

但什么是真正的长期流量呢?朱华荣认为,能否以用户为中心创造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或其他新价值是最根本的。因此,无论是传统车企、新进入这个行业的ICT企业,还是其他新势力,都应该紧紧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长期打造好的产品和服务,增强长期可持续的流量,而不是一种昙花一现的形式和状态。

那么,长安汽车在这场交通纠纷中有哪些优势呢?朱华荣认为,长安汽车应该坚持技术导向,这是我们传统汽车企业的优势,有着深厚的基础。比如长安汽车有180个实验室和大量标准化、平台化的数据库,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汽车企业必须继续发挥的一些优势。

在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车企更加注重安全问题。汽车发烧和过热现象是车企和行业必须尽快彻底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长安汽车的金钟罩电池可以实现零热损失的控制,无烟无火。

“我们最基本的底线是不对用户造成生命威胁,这是我们长期以来的造车理念。”朱华荣说。

在朱华荣看来,“我们一直坚持认为,新能源只是这一轮技术变革的序章,真正的数字化汽车才是未来。新能源是一个能源动态变化的问题,而智能化是这一轮科技进步和未来竞争的真正制高点。”

科技带来的进步最大的变化是高科技的普及。原来我们看到了很多豪华车的配置和技术,在这一轮科技进步中迅速普及。现在你可以在任何一辆20万到30万的汽车上看到许多以前在数百万辆豪华汽车和数十万辆汽车上才能看到的配置。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有5000至6000人从事软件智能研发工作,人才结构也从最初的机械工程师向软件智能、传感等领域快速转变。

不过,朱华荣强调,产品是一个品牌最基本的载体,“还是要以产品为王”。

朱华荣还特别提到,当前,我们必须抓紧创新传播,“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好酒全靠吆喝。不喊,真的不行。”

朱华荣曾经和余承东交流过“流量的密码是什么?”

余承东告诉他:“你必须亲自上场,这是密码之一。不玩是不行的。”

因此,朱华荣带上总裁王军,两人亲自带头制作短视频和直播,以迫使团队改变思维方式,加入这一“流量之争”的媒介。

到目前为止,它确实有效。用朱华荣的话说,“效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企业领导本身就是一个交通密码。让我们的品牌部长和总经理向前冲。他的流量密码肯定没有你的大。你可以发几十万个视频,他可能只发几万个视频,所以我说流量是未来领导者的生产力,这个生产力必须解放出来。此外,我们确实应该学会使用一些先进的通信技术来增加我们产品的传播。”朱华荣对交通的感知非常清晰,他坦言道。

因此,在这一轮变化中,我们看到了长安汽车在沟通方面的创新,朱华荣确实亲自做了短视频和直播。

制作视频后,朱华荣发现用户真的很喜欢这样近距离的交流;还有一些信息可能必须一层一层地报告才能看到,而且已经变了味。现在他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了。

朱华荣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在微博留言,告诉他“视频后面的字不太好看”他仔细看了看,发现真的是这样的。

“这些细节将在未来改进。即使是一件小事,这也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应该不断优化和改进的。”朱华荣非常感慨地说。卷皮网创始人

“我们不仅要活在当下,还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现在能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在“打个亏喊着”。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不如特斯拉和比亚迪。

在朱华荣看来,SASAC对三大央企车企的松绑和考核指标的变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变化,体现在更加重视战略技术和发展,这也是SASAC领导人的初衷

对于整个中央企业来说,朱华荣认为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战略统一和当前业务的平衡。单纯追求利润肯定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新技术和各种转型过程中,投资非常大。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长安汽车既要平衡发展,也要平衡当前的经营。总之,战略和战术都要考虑,提高价值投资和当前利润的有机平衡。

朱华荣透露,“在公司里,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双重指标,这适用于每个部门,包括利润指标、该部门或品牌的价值或估值。我们不仅要活在当下,还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卷,朱华荣也坦言,“企业很难把握这一点,这绝对是一个难点。”但长安汽车有自己的战略战术平衡方法。

具体来说,长安汽车的方法是以用户为中心第一——“体量用户”。

原来,每个人都关心用户的价格变化,但实际上,现在用户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价值在用户心目中更重要,这就是朱华荣所说的“新消费升级”。

在他看来,消费升级主要表现在“高燕价值”和“高科技”两个方面。

原本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但现在大家对汽车的追求不再单纯停留在交通工具的层面。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孜孜不倦、经久不衰的,任何美的事物都期望从内心和感情上得到满足。如果未来没有面值,就不可能有消费,尤其是汽车。

高科技带来高享受。如今,汽车的智能技术以及语音交互和智能安全带来了高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在安全方面,如果您遇到类似幽灵探头的情况,则无法采取措施。现在,像激光雷达这样的紧急制动很容易实现,它可以解放我们的手和脚,甚至我们的眼睛甚至大脑。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库的完善以及在同一平台上的开发使得开发速度越来越快,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nasa发现宇宙雪花

例如,在长安汽车的数字化工厂中,从两款车型的同步开发和生产到三款全新车型的同步生产,制造效率提高了20%以上,总制造成本降低了20%,对生产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如何平衡降本增效,我们一方面注重为用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注重内部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朱华荣说。

“从长远来看,价格战不是坏事”

有人问朱华荣“长安汽车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多远?”

朱华荣坦言,实际上,长安汽车早就确定了2030年长安要进入世界级汽车品牌行列,力争让长安品牌以400万辆的成绩进入自主品牌TOP10。它认为这个时间点可能会提前。

长安为什么不怕量?朱华荣说,首先,我们认为放量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其次,只有通过放量或激烈竞争,整个行业才能回到良性竞争的轨道上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在朱华荣看来,新能源汽车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而最大的机遇或优势是中国的环境。

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开始向新能源转型。近20年的探索,从产业政策到各方面都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这一巨大的环境优势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2020年后,中国市场迅速从燃油车转向电气化,并迎来爆发式增长。去年产销量逼近千万。如此大的市场优势也为行业拥有足够的批次和较低的成本奠定了基础,从而培育了非常强大的产业链。湿美家用除湿机

此外,从“修衣待售”的其他方面来看,所有连锁都在向新能源转型,而这个机会是不可替代的。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在探索。我们有很多新的营销、新的推广,包括使用的环境系统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充换电系统,就没有使用环境。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新能源驱动的整个产品的优势尤为突出。在新能源电气化方面,长安刚刚推出了插混/增程一体化。在市场竞争中,长安汽车的技术也在快速提升。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方面,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开发和设计能力也在迅速提高。

“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给中国企业和品牌带来了过去十五年、二十年从未有过的绝佳机遇。与世界级品牌保持同步甚至超越它们是一个独特的机会。”朱华荣说。

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朱华荣指出,产业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电池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使用环境问题、效率问题和安全隐患等,都是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关于下一代电池的研发,朱华荣认为目前还不是固态电池。可以肯定的是,下一代电池的研发已经进入材料创新领域,这对于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无论是整车制造还是电池行业,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推进。

朱华荣曾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的窗口期。无论是上一轮竞赛还是这一轮卷,在朱华荣看来,在过去的竞赛中,我们“三好学生”做得很好。进入这一轮,要求变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全能冠军”。不仅要做好产品,还要懂技术、懂渠道建设。

“现在很多商业大佬都在走流量路线,比如雷军和余承东。我们还将培养长安汽车的“锐步”和长安汽车的“余大嘴”。朱华荣再次强调。

“价格战竞争现在很激烈,但从长远来看并不是坏事。”在朱华荣看来,中国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这是中国汽车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的最佳机遇。(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长安汽车不“传统”,朱华荣亲自上场“卷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