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星!极限氪极度尴尬!”
在全场的欢呼声中,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于2024年5月10日敲响了纽交所的开市钟,这标志着中国智能电动车公司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是2018年9月12日蔚来在纽交所上市后,时隔近6年,中国汽车企业“物理”赴美,融入世界资本市场的洪流。
相比理想和几年前因疫情不得不远程登陆纽交所上市的小鹏,含着吉利爸爸“金钥匙”出生的氪星要稳健得多。从品牌发布到IPO只用了37个月。截至发稿时,公司上市首日股价表现仍令投资者满意。
但是,在我看来,一次成功的IPO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个注脚。除了吉利集团的技术积累,公司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在全球汽车品牌中找到自己独立存在的意义。
上市当天就涨了28%
“上市前,我不敢接投资人的电话。因为电话响了,我知道他们是来分一杯羹的,但我又不忍心拒绝他们。”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副董事长李东辉对媒体表示。
在敲响上市的钟声后,李东辉尽可能低调地向外界表达了资本对氪的认可。平心而论,他的确有理由为氪星感到骄傲。
在5月10日的交易中,氪空间扩大了IPO规模,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发行了21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ADS对应10股普通股),融资约4.41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发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2415万ADS,筹资约5.07亿美元。
当时间接近中午时,氪星正式开始交易,开盘价为每股26美元。随后,在同一天,该公司以每股28.26美元的价格收盘,涨幅约为28%,总市值达到68.98亿美元,接近小鹏的73.03亿美元。
市场普遍对氪有信心。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超过50%。其中,今年1-4月氪共交付新车5万辆,同比翻番。是国内自主品牌2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的销量冠军。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氪共交付新车11.9万辆,在中国汽车品牌中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公司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正,去年达到15%。要知道,同样只卖纯电动汽车的特斯拉,毛利率只有18.2%。相信随着销量的逐步提升,氪星的整车毛利还是会有空的大幅提升。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氪星可以高枕无忧了。
整个2023年,虽然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4.6%,但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增速达到84.7%。虽然前者的绝对销量是后者的两倍多,但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是既定事实,氪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毋庸讳言,如今内卷化的中国汽车市场,给了氪这样立志打造高端车型的品牌更大的竞争压力。
另外,IPO本身也有一些遗憾。根据去年的原计划,氪星原本希望筹集10亿美元。但是从今天的结果来看,很明显这个计划已经减半了。
我选择继续登陆美股的原因很现实。2021-2023年氪气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和82.64亿元,已经达到204.33亿元,需要资本市场输血。
极端氪001
不过,安聪慧对此很淡定。
“这次发行的规模确实有点小,但在过去几年里,它一直是全球汽车公司中最大的。”安聪慧说。
除了融资和加强治理,IPO对极端全球化的意义不言而喻。氪今年将进入8个欧洲国家和东南亚、中东、南美、澳洲等5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在这些对氪品牌和产品还缺乏了解的市场,“纽交所上市公司”的头衔所带来的价值是任何营销预算都无法替代的。
杨国福 道歉
氪在今年曼谷车展上的亮相
当然,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更低的募资成本,更广的融资渠道,氪空间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好的产品,讲好自己的故事。
尤其是最后这个问题,氪空还是有相当大的提升。
氪星除了吉祥辽阔,还要讲自己的故事。
就笔者与部分业内人士和普通人的交流来看,大家对极氪产品的了解大于对其品牌形象的了解。其实大家的氪气001,009甚至最新的“宝贝巴士”——极氪气MIX都可以称得上“印象深刻”。
但是对于“什么是极端氪?”除了“吉利”、“高端电动车”、“浩瀚建筑”之外,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其实并没有达成共识。
其实当笔者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安聪慧的时候,并没有给出一个简短明确的回答,而是进行了20多分钟的综合讨论。在他带氪的叙事体系中,这个品牌在概念和策划上的逻辑严谨而复杂。
以下段落来自安聪慧的表情——
芒果网机票预订官网
也许我们的读者对这几段感到有些枯燥,但请相信作者已经尽力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安聪慧的回答。坦率地说,这种解读对于专业人士了解氪气显然是有价值的,但对于缺乏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只想对氪气产品建立一个初步印象的消费者来说,就太复杂了。
在笔者看来,过去氪星强调了太多吉利集团赋予自己的技术和产业,而对自己独特的品牌标签和主张缺乏更多的表达。尤其是在产品设计方面,虽然每款车都有其设计感和相对独立的定位,但缺乏呼应和家族化的设计元素。
简而言之,家里的每个孩子长得都不一样。
氪001,009和x
诺基亚1209关机
更重要的是,随着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品牌的陆续做大做强,氪星与其他“兄弟姐妹”在品牌层面的优势并不明显。比如路特斯有高性能的赛车基因,北极星是有沃尔沃血统的“北欧亲戚”,领克是集团在混动、科技、年轻化方向的先行者,吉利银河是大众消费市场的高性价比选择…
相比之下,除了“高端”,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品牌标签。事实上,即使在科技品牌中,氪除了庞大的架构,也缺乏一个被用户和行业认可的概念。不用说,该架构由包括北极星、沃尔沃、Smart、莲花和极限悦在内的品牌共享。这对于一个大型汽车集团来说无可厚非,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恐怕解释起来会有很多波折。
所以,在我看来,IPO的初期目标完成后,应该把品牌乃至战略体系的建设提升到更高的优先级。毕竟氪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为了保证行动不变形,需要在快速的板块扩张过程中建立更清晰的企业共识。
写在最后: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如何在内卷化的市场中实现高端化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除了氪、蔚来、理想、文杰等少数汽车品牌外,似乎还没有一家汽车集团在这方面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显然,极氪IPO对吉利集团和公司本身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笔者也期待氪能在未来的漫漫征途中,为中国汽车品牌探索更广阔的边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美股IPO后,极氪该寻找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