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三年、市值500亿元,史上最快造车IPO诞生

5月10日,吉利的氪气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ZK”。氪的发行价为21美元,上市后股价大幅上涨。上市首日最终收于2.826美元,最新市值为68.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8.5亿元),接近Xpeng Motors的73亿美元。但相比2023年2月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折价了近50%。当时氪的估值是130亿美元。oppo t9s

本次上市不仅刷新了新能源汽车史上最快上市记录,而且从品牌发布到成功IPO仅用了37个月。此前,特斯拉用了7年时间,而小鹏、理想和蔚来分别用了6年、5年和4年。

成功上市后,李书福的上市公司将达到9家,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北极星、易卡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

氪作为一个新的电动车品牌,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表现出了惊人的增长速度。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重要的是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改变。从一开始,它就脱胎于一家制造企业,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的科技公司。

对于吉利和李书福来说,氪星的上市和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证明了吉利在电动车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为吉利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

rim“创造了第二代”

谈氪,首先要从吉利在新能源战略上的进退失据说起。

早在2015年,吉利就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宣布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90%以上,显示出对新能源的积极态度。在这份计划中,吉利不仅表示一部分将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还表示将对氢燃料汽车进行技术研究。

随后,2015年吉利推出首款新能源车帝豪EV,为吉利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16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9万辆,在国内仅次于比亚迪(10万辆)。当时特斯拉只卖出了7.6万辆。

然而,尽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吉利未能延续这一势头。反而回归传统燃油车市场,错过了抢占新能源市场的最佳时机。直到2018年6月,吉利才推出纯电动SUV帝豪GS,但此时已经错过了市场的黄金期。

2019年,吉利试图再次进军新能源市场,推出几何车,并号称“东半球最好的纯电动车”,直接挑战特斯拉。但几何汽车上市反响平平,品牌形象和销量未能达到预期。反而成了一些B端网约车的选择。

截至行动计划结束的2020年底,吉利汽车累计销售新车13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仅6.8万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不足5%,与“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相差甚远。

吉利的懈怠并不是个例。几乎所有的传统造车势力都有同样的问题,包括长安和长城。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前十年不温不火,几乎没人能想到2020年后会这么快爆发。

随后,吉利痛定思痛,开始加大资源投入。2021年,他们发布了升级版“智能吉利2025”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500亿元研发费用,推出超过25款智能新能源新品。根据计划,2025年吉利将年销售365万辆汽车,其中极氪汽车65万辆,吉利品牌汽车300万辆。

这一战略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二是专注于纯电动智能汽车,成立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吉利的帝豪、博瑞、领克品牌都在走混动的路线。而氪则是吉利第二条路线的产物。

极氪于2021年正式亮相,其管理团队也是史无前例: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亲自担任极氪董事长,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担任极氪CEO。在吉利集团体系中,氪星的地位也高于北极星、几何汽车、领克等子品牌,与吉利汽车、沃尔沃平起平坐,享有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几乎所有的优质资源。方正字体文件

当然氪背后的投资人也是极其厉害的。氪星首轮投资方包括英特尔投资公司、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尚虹集团、b站、于波投资,首轮投资方包括Mobileye创始人兼Amnon Shashua、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越秀产业基金、交易基金、衢州新安智基金等。

氪气虽然和长安的SAIC智记、奥伊塔类似,也被归为“二代”,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内部孵化,而是脱离吉利,独立运营。这也为它后来的发展奠定了独特的基因。

“老法师”进入“新手村”

氪星CEO安聪慧是吉利的元老之一。1996年加入吉利,参与了整个公司的成长。

当然,安聪慧并不是第一次经历造车热潮。早在本世纪初,手机、家电,甚至白酒品牌都参与造车,但结果大多数企业破产。

但安聪慧认为,如今的新车浪潮与以往不同。虽然竞争激烈,行业洗牌依然存在,但是现在新的技术和不同的产销模式为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前景。

这也意味着,“老法师”安聪慧要想重新进入“新手村”二次创业,需要不断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产品逻辑以及与用户的沟通方式。他认为氪空间不再是传统的制造企业,而是多元化、共创、平等的科技公司。团队中有各行各业的人才,17位高管中只有五分之一来自吉利,其他人来自互联网、芯片、快消等不同领域。

为此,年过五旬的安聪慧换上了西装领带,换上了便装。不要叫大家安总,应该叫他“丛聪”。聪聪也入驻了极物App,直接与用户交流,认真追求用户的共创。

此外,氪在产品策略上走了一条与其他新品牌不同的路线。通常新品牌的首选是从SUV入手,因为这是受众最广的一个细分市场,有利于新品牌认知度的建立。但氪选择了猎装轿跑、豪华MPV、紧凑型SUV等小众路线,通过打造爆款产品来促进销量,最终通过氪007进入了B级轿车的主流大众市场。

对外,氪星的发展是“快进模式”:3月下旬公司正式成立,4月中旬氪星品牌和首款车型ZEEKR 001正式发布。当年交付了6007台,次年这一数字飙升至71941台,增长了10多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4月氪001月订单突破1万。这个成绩对于一款30多万元的车型来说是很惊人的。一般来说,特斯拉、韦小立等品牌要努力好几年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而它只用了一年。

当然在氪星成长的过程中,跌跌撞撞是必然的。首先,极氪气001上市时,由于延期发货、变相涨价减配、擅自更换供应商等问题,频频遭到车主声讨,一些盲目订购极氪气001的粉丝开始大量转移订单。

同时,氪气001交付后,用车体验受到严厉批评。有用户抱怨,“车机总是莫名其妙报故障。极差的产品都是这样吗?”为了挽回口碑,氪花了3亿元为用户免费更换了8155芯片。

面对这两起事件,氪空间CEO安聪慧选择亲自向用户道歉,并发表署名“安聪慧”而非“氪空间”的公开信。他表示会继续倾听用户的声音,欢迎大家随时与公司沟通。该公司将以坦率和透明的方式回应用户的关切。这是安聪慧作为CEO首次公开道歉,可见其对用户和品牌口碑的重视。

但随着价格战的加剧和竞品车型的增多,氪气销量增速放缓,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明显遇到了销售瓶颈。2023年7-12月氪月销量分别为12039、12303、12053、13077、13476。其中2023年推出的紧凑型纯电动SUV表现不稳定,月销量在1000-4000之间波动,表现不符合极氪的预期。

直到氪气007和新氪气001的上市,氪气才重回高速增长。今年1-4月,氪汽车累计销量49148辆,同比增长111%,荣获2024年中国纯电动品牌20万辆以上销量冠军。

新车“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氪计划上市之路并不平坦。最初氪星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点。2022年初,吉利汽车宣布计划分拆氪星,让其独立上市。但仅仅一个月后,氪星改变计划,决定赴美上市,因为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于是,2023年11月,氪首次递交了赴美上市申请。然而,由于高通胀和高利率,氪不得不暂停在美国上市。

这个时候氪的上市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自2021年滴滴退市以来,美国对中国赴美IPO的态度一直不友好,直到2023年中美关系才有所缓和。今年第一季度,六家中国公司成功在美国上市,包括吉利的子公司路特斯,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

人民日报奶茶周杰伦

另一方面,氪目前处于产品攻势阶段。2024年4月,共交付新车16,089辆,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24%,销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全新的氪气001上市以来累计订单近4万台,市场表现强劲。

但是,对于氪来说,上市只是一个起点。安聪慧在氪刚成立时就定下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到2025年,年销量达到65万辆,跻身全球豪华电动车品牌前三。这意味着增长率每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24年氪的交付目标是23万辆,比2022年的11.8万辆翻了一番。

同时,安聪慧也警告说,2024年整个汽车行业将面临大变革,淘汰赛阶段已经开始。这年头,汽车企业没有容错的余地,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失败。

氪虽然在动力和操控上一直表现不错,但在智力上还是有所不足。尤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车载系统方面,氪的发展相对落后。比如智能驾驶方面,虽然推出了NZP高速领航驾驶功能,但是功能覆盖面有限,更新慢,相比竞争对手略显不足。

相比之下,Xpeng Motors的XNGP系统可以无缝连接高速、城市、停车场等场景,实现全程辅助驾驶;华为捷捷品牌也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内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

另外氪星的智能舱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ZEEKR OS虽然经历了多次迭代,但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运行逻辑不够流畅。相比之下,其他一些品牌已经配备了类似的功能,用户体验甚至更好。

随着电动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为车企激烈竞争的焦点。极氪需要加快自己的短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氪所在的电动车市场增速开始进一步放缓。2023年,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611.3万辆,同比增长21.9%。但与之前的增速相比,明显下降。2022年和202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83.3%和182.9%。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理想创始人李想出现在蔚来展台,与蔚来李斌坐在蔚来ET7,讨论高端纯电销售有多难。李想表示,高端纯电太难卖了,没有配套的网络很难推。李斌表示同意。现在你知道蔚来卖这么多有多难了吧。

安聪慧说,他喜欢长跑,因为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运动。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氪需要加大智能方面的投入,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的整体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保持竞争优势。极端氪需要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不断奔跑,不能满足于短暂的领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成立三年、市值500亿元,史上最快造车IPO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