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27日电(常涛刘薛)25岁的王鹏(化名)已经为2024年北京车展准备了近两个月。他的任务是在比亚迪展台为外国观众提供讲解。”车展前两天(25日和26日),我接待了20多位外宾,他们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非常感兴趣。”王鹏说。
来自白俄罗斯的汽车记者Artem Gontsov专程到北京车展参观了一周。”中国制造的汽车质量非常好,技术先进有趣,设计新颖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他说。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姜明25日在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透露,2024年第三、四季度,零跑汽车将正式开始登陆海外市场。”国内外发展方面,我们今年将在全球开设200多家经销商门店。”朱江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并高速增长,而出席北京车展的人们对此感受更为真切,这也是对所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论”批评的最有力反击。
2024北京车展现场。中新经纬牛博摄
“一个由100多名外国经销商组成的团队来到展台交流想法”
王鹏的接待团队由16人组成,他们在北京车展亮相前经过了不同级别的选拔。”在我接待的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印度以及美国的外国观众中,他们问的大多数问题都与技术有关。”
长安汽车展台还准备了专人接待外国观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接待的外国观众大多来自欧美,也有来自日本、韩国和中东国家的观众。”确实有很多外国观众。我们已经提前预测到了这种情况。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我相信他们会参观北京车展。”该工作人员说。
当被问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直观感受时,阿尔蒂姆·冈索夫脱口而出“太棒了& quot。他认为,新能源将主导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中国将在这一轮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度英语怎么读怎么写
25日和26日,记者连续两天探访北京车展的展场之一——国展顺义馆,这里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外国观众。展厅里的一家便利店挤满了购买咖啡的外国观众。在汽车展台,一些外国观众将进入汽车体验拍照,一些外国观众将通过车窗仔细观察。奔驰s1200
外国观众正在参观国产新能源汽车。来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朱还提到,“今天(25日),有一些欧洲贸易协会和一个由100多名外国经销商组成的团队来到零跑展台参观交流。”
车企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所谓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国内需求和全球市场的容量。
记者发现,在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车企的行为和车企负责人的态度都有力地回应了这一论调。是否过剩,车企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还在北京车展上喊出了“惊艳& quot还有小米创始人雷军用这个词肯定了小米汽车的销量表现。网卡驱动程序怎么安装
根据雷军在25日车展上的披露,小米SU7的最新订单量为75723辆,该车于28日前发布,交付5781辆。当天,他还透露了一些未来计划,如“今年的交付目标是10万辆”& quot3年后启动国际市场”等,表现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信心。
思朋汽车董事长何肖鹏比雷军更有信心..25日,思朋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梦娜”,何肖鹏表示,今年下半年“梦娜”的销量将超过小米SU7。
蔚来汽车的第二个品牌乐道将于5月上半月发布,瞄准纯电动市场。在北京车展期间,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超过50%,但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仍然很大空,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上市。
车企大手笔投入的动力和销售信心来自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
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至21日,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4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量达219.2万辆,同比增长31%。
计划今年登陆海外市场的零跑汽车国内销量同样乐观。2024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达3.34万辆,3月交付1.46万辆,同比增长136%。
其他中国汽车公司也在车展期间透露了他们的目标。
据比亚迪相关人士透露,2023年比亚迪销量为302万辆,2024年将在此基础上增长20%,预计销量为360万辆。蓝兔汽车表示,到2030年,计划在六大洲进行部署,进入全球60个国家,并建立总计50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海外销量超过50万辆。东风汽车表示,未来三年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600亿元。
从全球实际需求看中国汽车产能。
针对所谓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虹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从已销售车型的企业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高于国际水平。
瑞银全球研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龚敏在4月26日发布的最新电动汽车消费者调查报告中表示,在中国上市汽车制造商(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5%)中,汽车产能利用率已从2020年的70%提高到2023年的74%。
根据张虹的进一步分析,在202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出口目标中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暂时没有汽车工业,或汽车生产能力不足。中国出口的汽车正好满足了当地的市场需求,丰富了当地消费者的选择,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当地汽车市场的繁荣。”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没有汽车消费需求,中国的汽车产品将无法进入其市场,因此我们应该从全球实际需求来看待中国的汽车生产能力。”
华北理工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在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很大。此外,全球需求和绿色转型也需要足够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我们应该以全球的眼光来看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很大,但全球的需求更大。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满足全世界的市场需求。”张翔说。
(更多线索请联系作者常涛作者:changtao@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薛和
作者:郑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散播“产能过剩论”的人,该来北京车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