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新能源车过剩实为“双标”

来源:经济日报

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产能不仅过剩,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强行推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限制,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国际贸易规则,还可能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损害全球消费者的利益。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供给能力闲置。判断一个行业是否产能过剩,国际上常以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由于产能利用率与产业组织结构、先进产能、竞争方式有关,不同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差异较大,上述评价指标的参考值并不绝对。为了得到相对可靠的结论,需要结合产业属性、全球分工和市场需求。畅享7plus上市时间

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产能不仅过剩,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65万辆,同比增长35.4%,主要国家平均市场渗透率仅为16%。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将达到4500万辆。

最近中国小米汽车出圈了。其首款车小米SU7上市当天就收获了近9万台,企业产能根本跟不上,就很能说明问题。当然有人可能会反驳:你看看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战,玩家都是卷起来的。如果不是过剩是什么?事实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不意味着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如果产能真的过剩,小米如何义无反顾的进入这个轨道?不仅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赛道坡长雪多,市场需求潜力大,所以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

谈到应对气候变化,我们认为新能源产能仍然不足;一提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就被指责为“产能过剩”——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双标”言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攻击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把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影响西方利益的产业纳入中国建造的“小院高墙”,从而保护国内产业。神州手机价格

近年来,欧美高度关注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产能和补贴问题,这其实与欧美相关行业企业转型不力有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欧美在新能源发展上没有中国快。他们担心,如果让中国在新能源轨道上继续领先,将很难赶上。因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试图“妖魔化”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李玟22年前在杭州珍贵影像

事实上,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到过剩阶段,在全球的竞争优势也不是靠补贴就能实现的。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技术驱动、完善的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与市场充分竞争,产销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带动了行业的高质量转型升级,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质量生产力。相反,欧美还在补贴新能源汽车。以美国为例,其《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符合特殊要求的电动汽车补贴高达7500美元。这虽然有利于美国的清洁能源转型,但也因其歧视性而备受争议,甚至遭到欧盟、日本和韩国的严厉批评。

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全球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和地区强行推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限制,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国际贸易规则,还可能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损害全球消费者的利益。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也将延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说中国新能源车过剩实为“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