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盘点: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新能源汽车(本文为紫金财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持续的价格战中,各大汽车品牌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成绩陆续出炉。

作为行业龙头,比亚迪的地位依然稳固。在第一季度,比亚迪共销售了62.63万辆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从主要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来看,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跨界品牌继续领跑,一季度累计交付8.58万辆。紧随其后的是LI,一季度累计交付8.04万辆,超过此前公布的预期数据。排名第三的是广汽埃安,一季度销量为7.41万辆。

此外,依靠吉利的氪金已经在纯电动车市场超越蔚来,依靠氪金001和007的“组合拳”和“黑马&quot 009”持续扩张。过去的冠军企业哪吒汽车和Xpeng汽车在调整期间有所波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品牌之间的销量差距持续拉大,品牌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这也意味着今年价格战仍将持续,头部企业将继续在市场规模上角力,而一些弱势品牌将面临生存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上市不久,迅速引发“鲶鱼效应”多家车企纷纷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由此引发新一轮降价冲动。这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新势力品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求上界,“压制”理想

今年第一季度,“黑马”AITO问鼎全球,手握“智能驾驶”扩展范围“两手牌,连续销售世界“霸权&quot。

自今年1月以来,李被媒体所超越,连续三个月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冠军。

今年第一季度,AITO共销售新车8.5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00%,是所有新造车企业中同比增长最快的。ProgressBar进度条控件表示进度条的范围上限的属性是

AITO的强势崛起离不开M7这个新的调查圈的贡献。

在M7于去年9月上市之前,该系列车型在文杰的销量持续低迷。2023年1-8月的月均销量在5000辆左右,低于2022年同期的表现。新款M7上市后,AITO的销量开始飙升,2023年10月销量超过1万辆,2023年12月达到2万辆,2024年1月达到3万辆。

根据3月份的数据,AITO已交付3.17万辆新车,其中新M7单月交付2.46万辆新车,占78%。

看看李。作为曾经不可撼动的新生力量,李一度有过失误领先。然而,随着AITO的崛起,理想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第一季度,它共交付了80,400辆新车,落后于行业5000多辆。

今年3月,理想兆业上市时遇到了销售和口碑问题,这给了李和李迎头一击。MEGA是理想汽车发布的首款MPV,也是首款纯电动车型。原本,它是理想品牌80万辆年度目标的重要增量之一。

MEGA的影响不仅是理想一个月的销量下滑,还几乎宣告理想首次纯电动探索碰壁。

3月21日,李想在内部信中反思了美格的节奏和对销量的过度重视。他在信中坦言:“李总应该反思全体员工,纯电动产品应该回归0-1,耐心把控节奏,在沟通和销售两方面都注重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而不是单纯追求销量目标,回归用户价值,保持健康增长。”

“创二代&quot崛起,深蓝,极氪增长率高。

从第一季度的销量来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创二代“的崛起,其中,深蓝色汽车和极氪汽车尤为抢眼。

深蓝是长安汽车旗下子品牌,一季度累计销量约4万辆,同比增长113%。它已成为五大造车新势力之一,其销量仅次于埃安。

借助长安集团的技术发布节奏和新车G318的推出,深蓝汽车向外界明确表示,它也是技术派的强劲选手。据悉,深蓝首款车型SL03于2022年7月正式上市。对于只有2岁的深蓝来说,在如此拥挤的市场中站在世界、理想和埃安汽车的背后并不容易。

吉利的极氪汽车也表现出色。3月销量同比增长超95%至1.3万辆,一季度累计销量达3.3万辆。

3月初,新氪金001上市第10天就掀起了销量“旋风”,订单突破1.5万台,当月最后一天,新至尊氪金001更是突破2500台,单月累计突破3万台,这也为其后期交付奠定了基础。

但并非所有大型集团的“创二代”品牌都已翻身。尽管蓝兔和奥维塔在第一季度实现了销售额的同比增长,但它们的绝对销售额仍然排名垫底。

蔚来和小鹏稍弱,小米搅动市场。

今年第一季度,蔚来和小鹏在销量榜上的排名大幅下滑。曾经这两个造车新势力和他们的理想一样出名,但现在这对“他是我的兄弟&quot连另一辆车的尾灯都看不到了。”

数据显示,蔚来今年第一季度销量为3万辆,同比下降3.2%;今年第一季度,蔚来仅完成23万辆年度目标的13%。

在3月5日的蔚来业绩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蔚来有信心回到月交付2万辆的水平,并推出了新的BaaS电池租赁服务方案,通过降低购车门槛和月服务费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袁立峰 兰州

同时,蔚来还计划推出第二品牌和第三品牌,以在低价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据最新消息,蔚来的第二个品牌已经命名。乐道瞄准20至30万元市场,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发布,第三季度上市。

思朋汽车第一季度实际销量为2.1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7%,但排名大幅下降。根据规划,Xpeng汽车将在2024年挑战28万辆的销量。目前,思朋汽车第一季度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仅为7.6%。

自2022年以来,小鹏的销售业绩一直不佳,2023年上半年的销量下降了40%。直到2023年下半年推出G6车型后,小鹏的销量才有所好转,到年底月销量回升至2万多辆。然而,从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来看,G6带来的热度未能持续,小鹏的月平均销量再次回到1万辆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即引爆全网的小米SU7成为第一季度最大黑马。上市24小时后,小米SU7汽车“大定”突破88898台,虽然实际月交付量最快要等到5月1日才能知道,但善于营销的雷军首战告捷,取得开门红。

骁龙750g处理器排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盘点: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