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一周正式交付:谁被迫降价,谁主动迎战

小米SU7今天开始首批发货。刚刚获得新头衔的雷厂长在交付仪式上说:“短短几天,就有10多万人下了订单,锁定的订单数量已超过4万个。”

这一成绩彻底让其他车企坐不住了。日前,面对小米SU7的竞争,文杰、氪、小鹏、蔚来、腾势等多家车企纷纷降价或推出新产品。

目前小米面临交付挑战,最长提车时间延长至32周,断环后的溢出效应非常明显。

这时,各大车企趁机发起了降价潮。他们能抢走小米的市场吗?

溢出流量

同样跨界进入手机领域的鸿蒙系统智行是第一家掀起降价潮的汽车公司。它在全球率先宣布M7的入门费将降低2万元,但同时也取消了价值1.5万元的选装包,包括HUD、电吸门、水晶档把和头枕音响。

在3月新能源销量排名中,文杰成功拿下新势力第一名。这次降价将有助于持续保持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也将更有利于面对理想L系列的竞争,尤其是L6。至于小米SU7,它实际上不是文杰M7的直接对手。

真正的反击应该是智捷S7。小米SU7发布会后的第二天,余承东发微博称全新智捷S7即将大规模交付。据说智捷S7过段时间会重新发布,预计配置和价格会有很大调整,以满足小米SU7。

如果价格是爆炸性的,那么这款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的800V伏超大空智捷S7显然会给小米SU7带来更大的压力。

还有氪金给了小米力量。早在小米SU7发布之前,氪金就成功确立了“小米的头号竞争对手”在这一波降价中,氪金007还额外推出了一款机型来应对它。

在此之前,氪金007最关键的是乞丐模式太乞丐了,可选项目很多。本次新增的加强版车型免费增加了两个选装包,包括HUD、车载香氛、向日葵中控、21扬声器、方向盘加热等。,并且还提升了前后排座椅的舒适性配置。中兴U210

经过这波操作,极氪007的性价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仅是20万出头的800V标配,可以说功能配置比小米SU7标准版和Pro版还要差。

除了氪金007,氪金001也是小米SU7的直接竞争对手,微博大V孙邵军表示:“上周,氪金新品订单迎来史诗级爆发,接近1万台,高于新品001上市的那一周。”

所以,目前来看,小米的这波天价流量真的是被杠上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小米最近流量的结果,但事实上,极氪今年一直是新势力中纯电第一品牌,其产品表现良好,与小米SU7形成直接竞争。

所以根本原因是氪金的产品力也相当强,从而抢走了小米SU7的部分市场。毕竟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环路中断能力

小米SU7流量溢出带来的溢出效应,也让更多新能源品牌加入降价潮。

换电主力蔚来及时跟进,推出“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具体来说,燃油车用户置换蔚来新车时,不仅可以免费获得一部蔚来手机,还可获得36张换电券、一年高级智能驾驶权以及1万元可选基金。

小鹏还为G9推出了20,000元的优惠补贴,补贴后的价格从243,900元起,以及其他可选折扣。

还有刚刚发布的新款腾势N7,比老款低了7万元,已经穿透了豪华品牌的底线。而且在这次腾势的发布会上,赵长江很快了解到小米和雷军是怎么玩的,也把特斯拉当成了目标。

不过,与极氪和智圈不同的是,尽管这些都是纯电动车,但它们与小米SU7几乎没有定位重叠,不足以形成竞争关系。似乎没有必要加入降价潮,那我们为什么要跟上小米呢?

其实很简单,为了流量。

小米SU7上市24小时后,官宣销量接近9万辆。结合粉丝的一线快车,虽然退订率40%,但转化率也很高。据雷军透露,小米SU7的锁车数量已超过4万辆,APP显示的交付日期也定在了8个月后。

火爆订单的背后,是小米SU7的成功出圈。作为知名的国民品牌,小米的手机和家居产品拥有数亿用户,消费者对其有着天然的信任感。相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小米汽车在品牌上几乎没有认知门槛,获客成本极低。

更重要的是,小米SU7的破圈并不局限于网络,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根据小米官方的说法,目前SU7的试驾需求远超预测,每位客户只有15分钟的试驾时间。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就有媒体报道称试驾安排在凌晨,一些销售人员凌晨2点下班,早上7点上班。

7590高铁

只能说小米汽车的到来瞬间炸开了一个巨大的流量池,让很多普通人开始积极了解新能源汽车,释放了巨大的购车需求。

在车迷发布的一线快报中提到,小米SU7的客户具有明显的破圈效应,看完SU7后会流向其他品牌看车。

因此,这一波降价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而且不仅是新能源厂商,很多传统燃油车厂商在小米SU7发布后都给出了大幅优惠促销,本质上就是借着小米的流量来推广自家产品。

写在最后

小米的出圈充分证明,在绝对的流量和影响力面前,配置和能量形态根本不算什么。如今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掌握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掌握了市场。json_encode php

当然,这一切还是要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小米SU7获得了大量订单,但在长期等待交付时间下,其他品牌仍有机会抢走小米的订单。

毕竟,无论是为了满足情感价值还是出于实际需求,消费者总是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结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小米上市一周正式交付:谁被迫降价,谁主动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