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布2023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

为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鼓励青年学生瞄准行业前沿,探索交叉领域,清华大学《探索科技评论》推出2023年度“青年最关注的十大创新技术”榜单,吸引了清华9000余名师生投票。

清华大学覃桢科技评论社是清华大学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使命、培养关键核心领域青年领军人才而创办的科技创新社团。

11月25日上午,在“青年变革力量·探索青年科技论坛”现场,《探索青年科技评论》“未来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变革技术”榜单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入选的十大前沿技术(排名不分先后)是:

超快激光加工

上榜理由:突破加工精度,开创下一代工业制造新范式

引言:“激光制造是国际制造业的前沿和热点之一。激光是用来对材料进行改性、去除和成型的工具,如激光切割、焊接、钻孔、3D打印等。,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超短脉冲激光的出现开辟了激光精密制造的新途径。超快激光具有极大的瞬态功率和超短的作用时间,且常与物质形成强烈的非线性效应,可实现金属、半导体、陶瓷、玻璃等材料的高分辨率、无损、超精密加工,为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

上榜理由: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助力“万物智能”信息新时代

引言:“面向未来,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时代。从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再到万物智能网络,6G将实现从服务人、人、物,到支撑智能体高效连接的转变,致力于通信、感知、计算、控制的深度耦合,成为服务生活、赋能生产、绿色发展的基础元素,实现。构建人机物智能互联、智能体高效互通的新型网络,在大幅提升网络能力的基础上,6G将具备智能内生、多维感知、数字孪生、安全内生等新功能。”

第四代半导体材料

上榜理由:聚焦芯片瓶颈环节,引领半导体材料创新

引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材料也经历了几代。第一代半导体材料奠定了微电子工业的基础,第二代半导体材料奠定了通信工业的基础。目前,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等优异性能,主要应用于功率器件和射频器件。氧化镓、氮化铝、金刚石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和发光性能,在功率和射频半导体器件、紫外探测器、气体传感器、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

上榜理由:助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实现旧电池的“变废为宝”

简介:“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是回收废旧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技术,包括拆解、理化处理、精炼、回收等步骤。目标是提取和回收电池中有价值的物质,如镍、钴、锂等金属,实现其循环利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和环境污染。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和环保处理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

高温超导材料

上榜理由:高温超导现象被誉为“当代科学的明珠”[S2/]

引言:“超导的黄金准则是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为零,抗磁性。高温超导材料是物理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由于其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在应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有望解决未来的能源问题。目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探索高温超导的机理,降低制备成本。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对电力传输、航空空航天、国防安全、量子计算、数字通信、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的突破将带来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类脑计算

上榜理由:探索碳基生物的大脑,促进硅上的一般智力

简介:“类脑计算(brain like computing)是一种支持基于神经形态工程的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超低功耗新型计算系统。类脑计算充分发挥了神经科学和计算科学两者的优势,旨在大大增强人类感知世界、适应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覆盖万亿美元市场的高科技领域。它将赋能各行各业,极大拓展人类智力活动范围,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是中国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级风琴芯片

上榜理由:打造仿生人体体外模型,医药行业颠覆性技术

简介:“类器官芯片是传统器官芯片在生物技术上的延伸,是指在芯片的微环境中,由原代组织、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各种类器官模型。它包含一个器官所特有的多种细胞类型,具有与人体器官高度相似的组织学和基因型特征,并部分再现该器官独特的生理功能。类器官芯片的目的是使类器官更容易操作和控制,从而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人体内复杂的微环境。在新药研发、疾病建模、个体化精准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生物3D打印

上榜理由:活体器官精确制造给再生医学带来革命性突破

简介:“生物3D打印技术是一种以(干)细胞为墨水的新型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以现代医学精确扫描和计算机快速建模为基础,将活细胞和生物活性材料逐层沉积,生产出高精度、高复杂性的人体组织,在器官体外制造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生物医学和国防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3D打印技术有望解决器官供体不足的问题,实现人体器官的完全重建,将改变传统的组织工程和药物研发模式,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生物质能

碳捕获和储存

上榜理由:减缓气候变化、帮助实现全球温度控制目标的负排放技术

引言:“化石碳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物质依赖,这些资源来源于史前的生物质。理论上,生物质可以完全替代这些化石碳资源。生物质是唯一含碳的可再生资源,其生长过程吸附并固定大气中的CO2。生物炼制将生物质转化为各种产品,如果与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相结合,还可以实现负碳排放。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是实现全球气温上升控制目标的重要负排放技术,是在基本不改变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最有效的产业技术手段之一。”

通用人工智能

上榜理由:数据算法有助于改变科学研究范式,加速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简介[/s2/]:“借助深度学习模型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通用人工智能可以生成连续的、有语境意义的文本、图片和音频,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惊人的普适能力。通过在上下文中学习,模型可以听取人类的提示并完成各种任务。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进一步融合视觉、听觉等模式,模拟人的多感官能力。模拟不同个体的多智能体人工智能初具规模,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共存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清华大学发布2023青年最关注的“改变未来十大变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