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征程6真能满足主机厂需求吗?

作者| 尤多塔

封面|电视剧《狂飙》

OEM厂商对智能驱动芯片(整体方案)的需求一直分为两个层次:质优价廉性能极限

其中,后者负责管理“外在形象”,是一张时髦的技术名片。

经过今年的一系列验证,他们显然更倾向于前者。

虽然主机厂的技术部门经常告诉芯片创业公司,一款计算能力大、模块设计合理的芯片会受到热烈欢迎;但是采购部的思路显然要多得多。

比如转换成本,和供应商不会是“一代”。

对稳定性的最大需求,为第一批进入主机厂视野的智能芯片公司积累了经验教训,也让他们在产品规划上更加谨慎和全面

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以“变化快”、“风险高”著称的智能驾驶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地平线曝光了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的Journey 6系智能驾驶芯片(有几款),并重点展示了旗舰版(最高T)—

BPU(智能计算单元)的计算能力相当于560Tops

但是根据充分的调查,我们发现征途6的中级版本在汽车供应链圈更受欢迎,Tier1也在筹划与这个中级版本的合作。

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凤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征途6中级版(中算力)就已经被Tier1讨论过了:

一个论点在于“检查缺失部分”;另一个论点是“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我们在文章中已经提到了地平线上上一代产品的特点。根据业界反馈,征途6 的设计者加强了这款芯片的各个计算单元的平衡性

没错,在这次广州车展提前公布的限定芯片参数中,地平线突出了CPU计算能力——除了BPU,CPU计算能力达到350KDMIPS和TB/s带宽总线

这些都是高端芯片的标准。

“征途6系列由具有足够设计经验的团队开发,在保留智能计算单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拼图。”一位第三方行业人士透露,地平线朋友圈一直在密切关注征途6的进展。

“这次刀会更准。”

有意思的是,年初就有传言说征途6的计算能力将高达1000Tops。但结合今年智能驾驶的趋势,相对于L4高层智能驾驶圈、媒体、资本青睐的Nvidia的“越大越强”风格偏爱渐进主义的汽车行业更务实

“现在大多数人追求的是‘足够好’,而不是极致。”

而这种矛盾,对芯片上的产品策划能力有极大的考验

如何在“应对市场的短期需求”“对未来更友好的长期产品策略”之间取得平衡。

01

平台“定义”竞争力

与前几代Horizon Journey家族产品相比,这次最大的不同不是“计算能力,N个A78AE核心,异构计算单元”。

而是基于一个架构平台,推出几款计算能力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的芯片

坦率地说,这是半导体行业70年来一个典型的、备受推崇的“平台战略”,但在智加这个年轻的细分市场却并不为人熟知。

也就是说,从工艺、设计IP、电路模块到软件内核,未来征途6系列的不同计算产品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调整。

除了减少开发周期和测试风险,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做“加减法”。

据地平线芯片产品规划与营销总经理尹介绍,“征途6系列从底层的设计理念和硬件架构,到顶层的软件栈和工具链,都是统一的”。

总之,无论是Horizon本身,Tier1还是OEM,都会在后续的开发和迁移中节省大量的精力

当然也可以救人。

尹地平线芯片产品规划与营销总经理

但平台战略更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持续地响应市场需求,而不触及企业的长期规划。

比如2022年,200T及以上将是各种芯片创业公司吸引融资的“招牌”;但今年晚些时候,OEM客户开始追求性价比

对于10 ~ 25万的低价车来说,中低尺寸的运算芯片正在卷土重来。

对于那些希望继续规划产品的芯片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压力。

“在高速NOA仍然是主流的情况下,Horizon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竞争对手,因为它没有公布参数的中值力。”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并不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征途6中的动力产品也将冲击20-25万的价格区间

“但是,高层的智能驾驶圈势必更加关注城市NOA,仍然偏爱200T以上的高计算芯片。激光雷达和新动力汽车公司特别受尊重。”这就是高计算能力必然在计划中的原因。

因此,地平线还将“不同档次”的L2和车型价格划分为传感器接入方案,密戳戳对应10Tops-560Tops(下图)的全系列产品。

所以,本次广汽车展“征途6说明会”不仅仅是一次市场测试;这也是Horizon作为一家头部创业公司在芯片产品规划方面走向成熟的标志-

使用平台定义成本、性能限制和竞争力。如果两年后,NOA市真的涨了呢?

02

先说“算法”

地平线是中国芯片公司最好的软件算法公司。这个说法至今让很多竞争对手无法反驳。

根据智加算法工程师的普遍反馈,Horizon现有的产品确实倾向于运行CNN等传统的神经网络,而不是Transformer。

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地平线J5擅长运行卷积网络,尤其是“群卷积”。

此外,他们还对BEV等热门车型进行了实际优化,可以进一步观察后续主机厂量产车型的真实表现。

遗憾的是,由于这次披露的信息相对较少,Horizon针对不同类型算法的优化只有这张图——

但很明显,Journey 6的智能计算单元(BPU)架构被称为“Nash”。

这种架构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首次提出。号称是为大参数的变压器模型打造的。

事实上,从18年的ResNet到2022年的EfficientNet,再到现在被拱起来的Transformer,模型参数确实在增加。

而这必然对应着芯片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

不过有意思的是,汽车行业对“上车后算法的表现”有不同的看法。

一方面,算法胜出者认为现有算法不足以支持复杂场景的功能和性能现有硬件有效计算能力和带宽不足以支持高级算法

另一方面,有智能驾驶量产经验的公司指出:

“无论是高速的NOA还是市区的NOA,目前都没有强有力的量产证据运行Transformer和BEV比传统的CNN方案有性能上的飞跃。”

例如,一些OEM厂商对运行CNN的Tier1高速NOA全栈方案特别满意,并击败了其他算法方案。

不过目前可以确定的是Transformer是一个方向

其优点也是算法界公认的:建模能力强、通用性强、扩展性强、并行性更好。

据了解,所有具备R&D能力的智能驾驶公司都有“变形金刚”之路的“战绩”:总有尝试。

2023年6月,地平线学者(Horizon Scholar)的一篇论文获得了CVPR最佳论文奖,其中提出了一个名为统一自动驾驶的自动驾驶通用算法框架。

其最大的特点是“将预测和规划集成到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网络框架中”,据说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算法和性能的整体提升

但时至今日,一切都在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中,量产还有待考证。

“说清楚一点,智加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程。单纯争论《变形金刚》或者CNN,用处不是很大。”一位有成功量产经验的大厂算法专家指出。

这个观点与Horizon正在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NOA这座城市,正面临着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极限工程能力的双重挑战。征途产品历经三代研发,出货400万件,拥有庞大的朋友圈。软硬协同和工程量产的能力得到了业界的验证。

“变压器至少2年内不会更好。但把时间线拉长,放在5年或10年后,到最后可能会比CNN更好。”

所以地平线为变形金刚规划的大计算芯片,得益于其长期处于中国智能驾驶软件圈的风暴中心

更先进的算法模型是他们规划下一代高计算能力硬件的动力。

03

写在最后

今年“高端量产”和成本的关系越来越强。

如上所述,如今国内主机厂面临的选择和考量因素极其复杂——

除了芯片算力和传感器配置的成本竞争,还要看到芯片国产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广州车展上,地平线只在展台上摆放了J2~J5旅程芯片,犹如多米诺骨牌。

当时现场有人开玩笑说,恶意的人不废话,直接放量产案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2016年到现在,在商业正轨上前行的同时,地平线已经越来越像一家真正的汽车芯片公司——

产品规划更长远;对硬件的认知正在赶上它的软件实力。[/s2/]

所以,地平线征途6从中等算力到高算力的平台配置,可能是与主机厂和智能驾驶兄弟的长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地平线征程6真能满足主机厂需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