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缓,小鹏却想要“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港股研究社

近年来,国产汽车“品牌集团”的崛起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龙珠z电光火石3金手指

然而,正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所证明的那样,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众多国产汽车品牌联手打造“中国汽车创造”的同时,这张名片也伴随着更加内卷化的行业趋势。

事实上,在2024年伊始,新能源汽车之战瞬间进入了更加紧张的局面。

在高端品牌线上,业绩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明显。例如,高合汽车因欠薪被重组。相反,理想一举拿下1000亿营收并实现首次年度净利润扭亏为盈,利润显著提升。这种极端的差距似乎表明这条赛道已经进入淘汰阶段,取代了过去纯粹的空白条市场掠夺。

在产品线上,价格在营销过程中的性质越来越突出。先是特斯拉在新年1月完成了Model 3和Model Y多款车型的大降价,随后国内理想、蔚来、思朋汽车等众多造车新势力迅速跟进。至此,新年第一场汽车价格竞争小范围打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春节过后,王传福再次打响了低端产品的第一枪,并喊出了“电低于油”的口号。因此,全面“价格战”一触即发。

显然,随着草原上竞争者的不断增加和可抢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力量将越来越强大。这个时候,更多的中小型汽车和新一代汽车只会更加疲软,例如Aouita,它在销量和性能方面似乎略显落后。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业绩和销量表现不佳的Xpeng Motors试图冒险开始新的跳跃准备。然而,结果能如预期一样吗?

性能受阻,但Xpeng Motors想要“飞”?

回顾思朋汽车自2019年以来披露的财务报告数据后发现,虽然近五年来其营收规模持续扩大,但营收增速有所波动。

数据显示,2029年至2022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8.15倍、151.78%、259.12%和27.95%。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增速甚至为负,较上年同期减少18.83%。

如下图所示,与营收增长率的变化相比,“改头换面”更明显的是其毛利率。2023年前三季度,经过四年的努力,其毛利率再次回到亏损状态,从2022年Q3的12.17%降至2023年Q3的-2.03%。与此同时,其净利润亏损仍在扩大。(注:由于直接观察其他指标变化的影响,下图剔除了2019年大幅增长的营收增长数据。)

当然,无论是营收规模增速下滑,还是净利润亏损持续扩大,这都是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集体现状,而非Xpeng Motors的个案,其余的如蔚来,甚至首次实现正盈利的理想,以及去年大热的新玩家赛力斯。原因是目前国内汽车电气化渗透率36.4%已接近第一个拐点。

此时行业增速有所加快和放缓,跨过这一阶段后行业格局将初步明朗。因此,选手们越来越焦虑。尤其是作为造车新势力“下课代表”的理想完成首次年度正盈利后,“一骑绝尘”的比亚迪继续打出低价“王牌”后,同事们的心态只会越来越紧张。

此时,新老造车势力能否发挥出被消费市场认可的差异化特点,并确保和进一步提升自身成长能力,才是拿到下一张“入场券”的关键。

事实上,从销量数据来看,Xpeng Motors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颇具实力。数据显示,2023年,思朋汽车交付14.16辆,同比增长17%,其中第四季度交付60158辆,同比增长171%,季度交付量首次突破6万辆。老大哥第12季

2024年,小鹏超级智能7座X9 MPV上市后,1月单月交付量为8,250辆,同比增长58%,其中X9占订单量的70%,实现大幅增长。

而这得益于其强大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官网数据显示,其XNGP已实现全国点对点覆盖,覆盖全国243个城市。XNGP ADAS的活跃用户渗透率超过85%,在城市ADAS的活跃用户规模和里程渗透率方面均排名行业第一。

并计划在2024年实现中国主要城市路网的全覆盖,包括停车场和私人道路。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将启动面向全球市场的高速公路NPG研发,并在2025年进一步启动XNGP研发。

或许正是凭借这一优势,思朋汽车在2023年成功携手大众中国。截至目前,大众汽车已成为思朋汽车的第三大股东。双方最近就联合制造的两款中级电动汽车达成了加速协议,预计将于2026年交付。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这一合作将使新车的开发时间减少30%,同时共享车辆和平台零件以及联合采购,这肯定会使供应链本就薄弱、利润持续下降的Xpeng Motors受益,尤其是在行业“价格战&quot”的维度再次扩大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即便如此,外部全球老牌造车势力的联合确实可以改善其经营困境,但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摆在眼前的是小鹏业绩增长的困境。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小鹏的“飞天梦”却显得更加耀眼。

2024年1月,由小鹏·田慧开发的第六代旅行者X2号历时四年出现在北美的CES展上。据悉,这款与《变形金刚》相同的分体式“陆地航母”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明年第四季度量产交付。如此快速的上市速度着实让大众大吃一惊。

当然,还有它的“飞天梦”的“烧钱”能力。数据显示,小鹏田慧早在2022年10月就完成了5亿美元的A轮融资,并在2023年6月获得了星航资本的额外投资,估值为10亿美元,创下了亚洲飞行汽车领域最大的融资记录。

所有这些看起来都很好。

但是,如果您考虑到这是在性能下降的时候发生的,那就令人困惑了。那么,Xpeng Motors的意图是什么?是为品牌造势,还是志在切入下一个千亿赛道?

小团体切入,飞车——小何只露尖角。

事实上,近年来,汽车公司“飞行”的想法已经出现,并不时发生和实践,包括与Xpeng汽车牵手的人。

据《华夏时报》不完全统计,到2021年,全球有超过200家公司正在开发飞行汽车产品,车型超过420款。这些企业主要来自航空空行业、汽车行业等制造业,少量来自互联网行业。其中,汽车行业有大众、丰田、吉利和现代的布局。

对于汽车赛道来说,这意味着产业的内卷化不再简单局限于汽车的电气化和智能化,还包括面向未来的空白色领域,比如飞行汽车。

一方面,根据CICC证券的数据,从2023年到2030年,电动垂直起降(目前的主流选择方向,即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2亿美元大幅增长到234亿美元,CAGR为52%。罗兰·贝格还预测,2030年前亚太地区国家将实现先进的交通服务,2040年全球城市交通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得到了政策的明确支持。去年12月的* *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许多省市都表示支持发展低空经济。其中,今年2月初,深圳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地方性法规,支持产业发展。

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的可行性以及其产业链未来的巨大想象空。

另一方面,“居安思危”。与飞行汽车巨大的市场增量相反,无论是汽车电气化还是智能产业渗透率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达到存量上限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现有交通设施的承载负担也在增加。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对环境的依赖相对较小。Flying”赛道将成为分担流量负担的最佳组合之一,关键是这条赛道的市场长期处于一个空白盘市场。

此外,过去两年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加入了这一行列。思朋汽车、现代汽车、广汽集团和吉利汽车已经相继宣布“飞天”计划并完成首款产品的首飞。

预计该市场将紧随正式量产的“陆地航母”(电动垂直起降号)以及其他企业原型机(如凤飞航空的首飞成功之后。2024年,国内EVTOL行业有望在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飞行汽车将很快大规模商业化。赛道在技术、成本、供应链建立、安全、路线轨迹划分等方面都没有得到解决。

例如,Xpeng Motors此次在CES上亮相的集成飞行汽车计划在田慧小鹏量产,因为其实际应用需要与未来城市的软硬件建设和应用场景建设相匹配。

资料显示,这款产品在陆地模式下可以将臂架和旋翼折叠到车身内;变形后,它可以在条件允许的环境中垂直起降,穿越拥堵、障碍物、河流等。,满足人们短途和低空出行的需求。同时,智能座舱还支持陆地空模式切换。

此外,小鹏·田慧即将量产“陆地航母”尽管这是全球首款量产并交付给个人用户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但不可否认它在个人用户领域的先发优势。然而,正如中国一家eVTO企业的高管告诉上证报记者的那样,这可能是“to G/to B& quot;,然后“to C & quot。一个人成为电动垂直起降的消费者可能需要大约五年时间。

因此,结合基础设施、产品本身或消费场景等综合因素,可以知道“梦想的飞翔”很棒,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你参与企业时尤其如此。

标签

当一项颠覆性的技术,特别是一项将对行业和社会的整体建设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被商业化时,企业家肯定会经历“9981”大多数攻击者都会以失败告终,只有少数人会以胜利者的身份开始新的体验。

就像曾经是将军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诞生之初和末期都全力以赴,回想起来其中的艰辛并不容易。

如今,思朋汽车选择了“飞行汽车”这条在技术、行业生态、系统和可行性等方面都难以在中短期内实现的赛道,未来只会有更艰难、更漫长的成长之路。iphone15价格暴跌

但无论愿景多么美好,总需要付出一定比例的努力才能实现,这对于思朋汽车或下一个比亚迪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

目前,对于Xpeng Motors来说,这艘“陆地航母”最大的价值仍在于为其品牌造势并展示其科技实力。毕竟,作为一家表现中规中矩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影响力非常重要,这款产品的营收贡献还是后话。

从营收贡献来看,虽然国内汽车赛道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渗透率已进入相对低速的扩张阶段,但从更大的全球市场来看,汽车制造商仍有很大的机会,因此思朋汽车仍需继续深耕其当前的主要赛道,这样才能谈论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增速放缓,小鹏却想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