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罗一琪广州报道。
新年预热过后,魅族终于开始阐述自己对大机型时代手机行业发展的理解。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主要是由魅族首席执行官沈进行现场演讲。这一次,魅族请来了两位元老: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Flyme事业部总裁杨彦介绍魅族在大机型时代的思考和布局,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楠介绍魅族新品21PRO。
李楠将这款产品定义为智能手机时代的结束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始。杨彦指出,魅族作为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制造商,思考如何在系统层面具备应用AI的能力确实很有价值。
回望智能手机时代的开端,苹果在全面取消物理按键并推出屏幕交互方案后,开启了手机行业新时代的大门。
在这个迭代中,互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从多家手机厂商的表述来看,从手势触控到语音控制,省去用户直达各类APP的繁琐过程,是大家共同的认知方向之一。
但是,这涉及到手机厂商如何通过系统调用软件以及如何与软件厂商合作的过程,这需要产业链之间的密切共识和利益共享。
从目前手机厂商的分享来看,“所有功能/服务都可以用大机型重新做”基本是共识,但对于如何构建能力、如何逐步推出相应功能,不同厂商可能有不同的思考。
下一代操作系统
据杨彦介绍,魅族Flyme10.5版本目前依托大模型能力,推出了多项AI功能,如回答问题、辅助写作和阅读图片的语音助手能力,以及扩展图片和消除背景杂乱。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目前主流手机厂商应用大机型的主要场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
杨彦表示,目前“AI大模型作业”在业内盛行,其产品设计方法类似于为上一代系统打AI补丁。魅族想要跟进的是拥有系统层面的AI应用能力。
主要涉及几个设计原则:关注系统制造商(主要是手机制造商)能做什么,做系统级智能中心,不是为业务赋能而是作为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基石。
“传统的架构是用户对手机提出需求,用户将这些需求转化为业务逻辑,然后用户手动执行业务功能。但是,在未来的AI OS中,用户只需要用自然语言向系统表达自己的意图,后续的流程都交给AI来执行。”杨彦基于大模型拆解了OS系统的运行逻辑。
这其实是当前业界的共识。在最近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期间,德国电信子公司T-Mobile展示了一款没有APP的AI概念手机。用户只需在对话框中输入需求,如预订机票、生成某个主题的图片等。,他们可以很快获得最终结果,而无需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重复调用特定的服务。摩托罗拉me860扩展坞
当然,根据T-Mobile的说法,取消应用程序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用户需要,他们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设计APP。诺基亚800C手机
李楠介绍,对于下一个AI大模型时代,魅族的做法是提供系统权限,提供Flyme API(接口)文档,允许LLM向用户请求数据,并为全球所有LLM团队开放SoC边缘AI API。
“1000亿做不好芯片,1000亿不一定能做好LLM .”他继续说道,因此,魅族的能力边界是只做好硬件,而AI会让更年轻更优秀的团队到来。魅族甚至宣布“百万悬赏”,欢迎月活最高的新LLM应用进行合作,魅族希望与所有大牌模特团队合作,“已经在和巨头们谈了”。李楠透露,魅族希望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覆盆子。
如何部署
对于下一代AI OS,杨彦提出了四个方向:AI随身秘书、任务机器人、AI内存管家和AI小程序。
具体来说,便携秘书与目前其他手机厂商提出的方向颇为一致,即在文本输入方面,用户不再需要通过键盘逐一打字,而是手机可以根据用户的日常说话习惯生成自动消息回复,并且可以调整消息的样式,这也可以用于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文本设计中。还可以辅助通话,例如接听电话、拨打电话和生成通话记录。
任务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类意图,然后自主模拟用户在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所有操作行为。这将是手机的自动驾驶。其核心是让AI跨应用联动。
被定义为AI时代的应用商店的AI小程序商店计划将在稍后慢慢公布。“安卓时代需要安卓提供的API,大模式时代的小程序需要提供系统接口。”他指出。
整体来看,魅族对未来AI OS的设想与国内其他头部手机厂商提出的设想基本一致,即交互方式、系统设计逻辑以及相关算法的调用都将发生变化。
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涉及到核心底层:谁来构建大模型,如何迭代操作系统,谁来支撑底层算力。
不同的制造商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根据李楠的描述,魅族不做大机型,选择合作机型;荣耀最近强调要“打造平台级AI,用AI重构操作系统”,但没有考虑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OPPO提取的关键词是“自训练”模式,并在东莞建设了一个数据中心。
其中,如何重新设计系统可能是当前的重点,即大模型时代的OS该何去何从,这可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关注的方向。荣耀CEO赵明多次强调“荣耀AI战略最大的不同是平台级AI是操作系统级”。王登峰 基金经理
至于很多厂商提到的跨应用调度能力,荣耀采用的是“中间件”方案,未来可以实现PC、平板、手机、手表之间的跨系统协同。这与OPPO目前推出的Pantanal系统类似。Pantanal的定义也是架设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中间件”。其此前发布的商用手机提到,首次打破了安卓系统与苹果、Windows之间的生态维度壁。
从目前的呈现来看,如何针对大机型时代重新设计手机,手机厂商尚未做出特别明确的阶段性演进路线图。即使OPPO不久前刚刚发布了《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但该公司的高管也承认,这只是1.0阶段的想法。
本质上,这也与大模型本身的不断迭代有关。大模型之所以能打开下一个手机时代的闸门,是因为大模型具有“自我学习”和“新兴”的信息生成能力,这使得搭载原生AI大模型的手机为其未来在用户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业界特别关注的是,在最初的智能手机时代,苹果一方面推出了屏幕交互功能,但“愤怒的小鸟”游戏成为了一个杀手级应用,这是另一个推动因素。当时,消费者确实感到“必须”换机才能享受新手机的差异。
因此,基于原生大机型的手机杀手级应用在哪里,是直接决定大机型何时真正成为换机动力的背景。
正如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anjit Atwal所言,“尽管智能手机正在通过摄像头和语音集成带来的功能升级来推动当前体验的发展,但这些功能是在用户的预期中,而不是突破性的新功能。用户对智能手机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有着同样的期待。如果没有任何突破性的应用,用户不太可能为生成的AI智能手机支付额外费用。”
至于未来大尺寸手机的竞争态势将走向何方,行业格局是否会像前段时间功能机改智能手机那样发生巨变,这取决于手机厂商重新设计自身系统的决心、自身大尺寸模型算法的训练能力、外部生态聚合的诚意等诸多方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魅族新品为智能手机划句号,手机厂商布局大模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