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许
2月29日,家用充电桩龙头智达科技向港交所递交表格,申请主板上市。
作为充电桩领域较为私人的家用充电桩,智达的科技产品占其销量的大部分“绑定”下游汽车品牌,作为其汽车销量的一部分。因此,智达科技70%以上的收入依赖于少数汽车品牌客户。然而,目前志达科技在强大的汽车制造商面前很难拥有话语权,公司不断压缩利润空以换取市场份额。
2022年,比亚迪成为智达科技的转折点。比亚迪迅速成为智达科技的最大客户。在其资本和业务的助力下,智达科技的营收规模迅速扩大。智达科技从明显资不抵债开始净亏损收窄。在此之前,许多早期投资智达科技的投资者提前清仓,其中包括曾参与首轮融资的乐视网。
绑定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
智达科技成立于2010年。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向汽车制造商和用户提供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便携式电池套件和充电机器人,以及现场安装和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市场,智达科技的主要销售市场仍在中国。截至目前,智达科技已累计出货90万台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中80万台在中国市场销售。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智达科技也享受到了市场高景气的红利。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全球销量从2018年的50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30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58.9%。在此期间,智达科技的营收规模也增长了数倍。2021年,智达科技全年营业收入约为3.58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94%至6.97亿元。
家用充电桩细分领域集中度较高,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占比约为45.9%,智达科技市场份额约为12.2%,排名第一。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往往依靠强大的议价能力来转移成本,而缺乏议价能力的智达科技即使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仍难以实现盈利。2023年1-9月,公司净利润累计亏损约2656万元。
与共享充电桩不同,家用充电桩的私密性更强,因此智达科技产品的销售往往“绑定”汽车销售。智达科技的发展战略也与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高度绑定。截至2023年9月底,智达科技已为国内前十大主流汽车制造商中的八家提供相关产品和增值服务。在智达科技的所有销售渠道中,面向汽车厂商的销售占比接近70%。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9月,智达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达到59.3%、65.8%和70.7%,呈逐步上升趋势。期内,向最大客户的销售分别占21%、38.3%及31.6%。根据智达科技在招股书中的描述,蓝鲸财经记者发现,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一直在长城汽车和比亚迪之间交替出现,销售占比均超过10%。
2022年前后,在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品牌销量突飞猛进之际,智达科技的营收规模也同时大幅增长。然而,由于高度依赖,智达科技不得不挤压自己的利润空以换取市场份额的增加。在营收增长最快的2022年,智达科技的毛利率为20.4%,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该公司对这种下降趋势的解释是,汽车制造商的采购量很大,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很大,他们可以通过谈判获得更低的价格。
汽车品牌强大的议价能力还体现在回款周期的拉长上。截至2024年1月31日,智达科技账面流动资产约为8.18亿元,其中应收账款及票据约为4.63亿元,占比57%。在公司收入增长最快的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的增长远高于收入增长。
换句话说,智达科技并没有收入增加带来的现金流作为支撑。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约为1.33亿元。如今,智达科技仍需要在依赖大客户的利弊之间找到平衡。
引入乐视和比亚迪争取投资。
在智达科技的历史上,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存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即钟鼎和比亚迪。在IPO之前,智达科技已完成多轮融资,并引入了国家电投、九歌资本、金通资本、贝达投资等机构投资者。
该公司于2010年成立时,其创始人黄志明直接持有95%的股份,其全资子公司铜都管理持有另外5%的股份。2015年,销售汽车零部件的钟鼎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智达科技的第一个投资者,黄志明以200万元的对价向其转让了10%的股份。进销库存软件
钟鼎的投资不仅仅是金融投资。同年,他们共同成立了智达钟鼎公司,生产智能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和配件,其中智达科技持有70%的股份,负责公司的运营。
同期,乐视还向智达科技投资1500万元。然而,它未能等到智达科技项目的成熟。2019年,试图在破产中自救的乐视网以1735万元的对价出售了智达科技的股份,投资三年后只赚了235万元的差价。
早期,智达科技的体量还比较小,直到2020年,公司才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智达”。此后,智达科技的估值开始大幅上升。2020年2月,上海电投收购股份转让时的每股成本约为14.39元,同期认缴注册资本的价格达到21.58元。一年后,安徽金通和比亚迪的每股投资成本增加了20%。索尼xperia 1 v
2022年,智达科技在安徽的首个安庆工厂投产。同年10月,机构投资者注册资本的认购成本再次上升38%。除乐视网外,大部分A轮和B轮投资者在2022年之前转让了股份,并退出了智达科技的股东名单。
如上所述,事实上,比亚迪已经是智达科技2021年的第二大客户。彼时,收入刚刚过亿元的智达科技仍资不抵债。期末公司净资产缺口约为2.47亿元。2022年,比亚迪向智达科技投资5000万元。据天眼查App显示,目前,比亚迪持有智达科技约3.83%的股份,为智达科技第八大股东。
同时,智达科技的采购金额由5500万元增加至2.67亿元。此后,比亚迪一直是挚达科技的最大客户,挚达科技对其销售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客户。
在比亚迪资金和业绩的双重支持下,智达科技的营收规模迅速扩大,公司也抹平了净资产缺口。智达科技开始有向好的趋势。2022年公司净亏损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近3个百分点。2023年1-9月,智达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郑韶辉最新情况如何
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比亚迪入股的同时,时任公司董秘的李倩被派往智达科技担任监事,但其并未在智达科技领取薪酬。2022年,李倩在比亚迪领取的税前薪酬约为425.6万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家用充电桩挚达科技港股IPO:绑定比亚迪、长城,用利润空间换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