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销量,多家大跌!巨头“大打出手”

中国基金报记者冯伟

3月1日,一批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月份的销量或交付成绩。由于春节原因,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出现了环比下滑。

其中,比亚迪当月实现销量12.23万辆,销量较上月同月有一定下滑,但其海外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此外,埃安、蔚来、哪吒汽车和思朋汽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滑。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是一个例外,它延续了前几个月的高调表现,2月份交付了2.11万辆汽车,超过了李。

自春节假期以来,比亚迪掀起了一股“电低于油”的热潮,并多次将“价格战”推向高潮。目前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主动“参战”,而多家合资车企如何“接盘”备受关注。

问世间,理想的表现是光明的。

今年2月,春节因素不容忽视,这直接导致车企销售业绩大幅波动。

比亚迪产销公告显示,其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23万辆,去年同期为19.37万辆。与1月份20.15万辆的销量相比,比亚迪2月份的销量也出现了环比下滑。今年1-2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32.38万辆,同比下滑6.14%。修改器ca内存

细分来看,比亚迪王朝和大洋网销量为11.41万辆,腾势汽车销量为4598辆,旺旺汽车2月销量为780辆,而方程式豹仅交付了豹5车型,销量为2310辆。危险的反义词是什么

尽管国内销量环比下降,但比亚迪的海外势头依然强劲。2月实现海外销量2.33万辆,同比增长55.3%。随着比亚迪采购的滚装船交付,比亚迪未来的出口规模也有望加快。

其次是比亚迪,它仍然是近几个月表现突出的AITO。AITO要求全球在2月份交付21,100辆新车,赢得新势力品牌的称号。尽管与1月份的33,000辆相比有所下降,但AITO仍实现了503.2%的同比增长。

其中,全新M7仍是绝对主力,单月交付量达1.85万辆,累计总量已超15万辆。被称为“科技车王”的汽车制造商M9在62天内的销量已超过5万辆,这款车型的交付已于2月26日开始。

李也保持了同比增长。这家率先实现全年正盈利的新造车企业,2月交付2.03万辆,同比增长21.8%。据悉,该公司计划在3月份实现5万辆的月交付量。

此外,3月1日,李正式发布了预热已久的首款纯电动MPV——MEGA,其价格接近5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宣布牵手华为的蓝兔汽车在2月份的交付量也实现了高增长。数据显示,2月份蓝兔汽车交付了3182辆新车,同比增长187%。前两个月,蓝兔汽车累计交付量为1.02万辆,同比增长285%。

此外,零跑汽车2月交付量为6566辆,环比下降46.5%,但基于去年2月的低基数,零跑汽车2月仍实现了105.3%的同比增长。今年2月,它还交付了7510辆汽车,同比增长38%。

伊恩“暴跌”

小鹏降至“冰点”华尔街第5集硅谷方程

此外,许多汽车公司在2月份的销量或交付量大幅下降。其中,埃安2月份的销量可以用“暴跌”来形容。根据埃安发布的数据显示,其单月销量为1.67万辆,同比下降44.6%,环比下降33.2%。目前,爱安的销量已经被李和甩在身后几个月了。

自去年5月以来,艾安的销售一直停滞不前。这也导致这家新能源车企未能完成2023年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对于2024年,埃安将目标定为80万辆。

此外,蔚来还公布了2月交付数据。这家新造车公司2月份交付了8132辆新车,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33%。

最近蔚来也放出了“大招”,其2024系列车型即将交付。据报道,2024款车型的性能升级包括一颗最新的高通骁龙8295智能座舱芯片和四颗与* *计算平台ADAM集成的NVIDIA Orin X智能驾驶芯片。同时,其终端多模态大型车型NOMI GPT即将推出。

而Nezha和Xpeng Motors的汽车销量似乎已降至“冰点”。其中,哪吒汽车2月交付6085辆,与1月的1万辆相比下降39%,与去年2月的1.01万辆相比下降约40%。

在高合汽车“爆雷”后,市场也将目光投向了销量连续数月低迷的哪吒汽车。近日,哪吒汽车CEO张勇在微博发文回应年终奖延迟发放的传闻。他表示,员工的年度绩效仍在最后审核和确认中,并将于3月份完成。他还补充说:“也许公司里有一小部分员工不习惯艰苦的生活,所以有必要将寒冷传递给每个人。”

Xpeng Motors也处于同样的境地,2月份的交付量仅为4,545辆,比去年2月份的6,010辆下降了24.4%,比1月份下降了44.9%。

就在一天前,Xpeng Motors宣布与大众汽车签署了战略和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以及联合采购计划,将加快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的联合研发。

小鹏告诉本报记者,联合采购计划针对的是车型和平台的共享零部件,大众的供应链也将为思朋汽车提供支持。据其介绍,双方的供应链经验和优势也可以复用到其他平台。这也被视为Xpeng Motors降低平台成本的尝试。

新一轮全面“价格战”打响。

事实上,根据乘联会此前数据,预计2024年2月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15万辆,同比下降17.3%,环比下降43.5%。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为38万辆,同比下降13.4%,环比下降43.0%,渗透率约为33%。乘联会认为,2月整体终端销售表现不及预期。

国泰君安也认为,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今年春节时间长,第二是返乡人员多,第三是春节期间寒潮持续,假期出行人数多,影响了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续航和充电的信心。

面对销量压力,新能源车企在年后迅速开启了“放量”。春节假期后比亚迪掀起降价潮。2月19日,比亚迪宣布推出秦PLUS和毁灭者05荣耀版,并将两款车型的起售价定为7.98万元,相比冠军版分别降低了2万元和2.2万元。

随后,比亚迪上演降价“四连击”。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它在和先后推出了海豚荣耀版、汉荣耀版和唐荣耀版等7款荣耀车型..3月1日,比亚迪降价后,这一波又来了。其推出了荣耀版比亚迪宋Pro DM-i,起售价降至10.98万元。

同一天,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车型三大重磅优惠。据悉,叠加各种优惠后,新款Model Y将于3月底前提车,最高优惠接近3.5万元。

头部车企的降价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启源、哪吒汽车和吉利汽车等都迅速跟进,下调了车型售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车企此轮降价有其“底气”。银河证券表示,虽然价格战对车企盈利不利,但从成本端来看,碳酸锂较低的价格和持续的规模效应有望对冲部分降价损失。

国泰君安也认为,受电动汽车固定成本摊薄及锂价下跌影响,汽车产品价格仍有下调空。机构预测2023年的价格战在2024年仍将持续,新一轮价格战或将加剧,或导致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短期内终端需求释放受阻。

此外,市场也在关注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对合资燃油车市场的影响。目前看来,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攻势,北京现代、上汽通用别克等合资车企的燃油车也开始被迫跟进,对相关竞品车型进行降价。

例如,北京现代打出“油比电强”的口号进行反击,将伊兰特车型的起步价下调了2.4万元至7.58万元;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宣布将在限定时间内下调部分车型的售价和补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2月销量,多家大跌!巨头“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