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一笔融资近50亿

它具有闪亮的金属光泽和类似人体的形状。它有两条细长的腿,两只胳膊,两只手和一张由屏幕制成的脸,它可以在没有系绳的情况下动态行走。这是图去年在视频中展示的人形机器人。

这家机器人开发商刚刚被曝完成新一轮巨额融资:6.75亿美元,投前估值近20亿美元。英伟达、微软、OpenAI、亚马逊、英特尔、LG和三星等众多科技巨头参与了此次融资。

据外媒消息,贝佐斯率先承诺通过其私人组织Explore Investments投资1亿美元,微软紧随其后,投资了9500万美元。英伟达和亚马逊旗下的一只基金分别向该企业注资5000万美元。OpenAI最初考虑收购Figure,并承诺向该企业投资500万美元。其他企业支持者包括英特尔风险投资、LG Innotek和三星投资集团。

此外,Parkway Venture Capital、Align Ventures、ARK Venture Fund、Aliya Capital Partners和Tamarack等风险投资机构也进行了押注。围绕这家成立两年的初创公司,一个多元化的资本联盟已经形成。

今天的资本市场确实如此。一群老独角兽没输血就倒下了。然而,那些成本很高但仍有巨大想象空间的公司空仍然是资本竞争的目标。继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后,人形机器人也很受欢迎。

金立v106手机

在这一数字交易中,Parkway Venture Capital和Align Ventures是投资机构中下注最多的。百汇创投投资了1亿美元,Align Ventures也投资了9000万美元。百汇创投也是Figure首轮外部融资的支持者。此外,Aliya Capital Partners出资2000万美元,Tamarack出资2700万美元,Boscolo Intervest出资1500万美元。

首先,将人形机器人引入劳动力市场

Brett Adcock是Figure 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拥有20年创办科技公司的经验。他是电动飞机初创公司Archer和在线招聘平台Vettery的创始人。这两家公司中的一家已经上市,另一家也通过收购实现了1亿美元的退出。

现在,这位连续创业者选择了一条极具挑战性的赛道。Figure AI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开发可在人类空之间操作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试图颠覆传统工业机器人市场。

更具体地说,Figure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商业上可行的人形机器人。根据计划,在早期阶段,这些人形机器人将充当劳动力,在劳动力严重短缺和工作不安全的地区执行公司安排的任务。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将在许多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照顾老年人和更缥缈的愿景-在其他星球上建立一个新世界。

虽然机器人长期以来一直能够与人类一起工作,但它们大多数是方形铰链元件,无法在为人类设计的空房间中操作。布雷特·阿德科克认为,在众多机器人的研发路线中,为人类环境打造的通用人形机器人能产生最理想的效果。Figure专注于创建人形机器人,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如仓库运营和零售功能。

根据Brett Adcock的设想,在第一阶段,Figure的总体计划如下: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机电式人形机器人;执行类似人类的操作;将人形机器人纳入劳动力大军。

身材的进步还是挺快的。去年10月,机器人产品已经向大众迈出了关键一步。图01是这家公司展示的自主人形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代替工人在仓库和制造车间走动并执行重复和不安全的活动,从而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并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wp10手机助手

在今年1月发布的视频中,图01展示了类似人类的观看和学习能力。在视频中,操作人员已经将杯子放入咖啡机中,机器人正在响应人类的口头命令来操作咖啡机。它会打开顶部舱门,弹出咖啡袋,关闭舱门并按下按钮,然后操作员会自己从机器中取出咖啡。

坦率地说,从视频呈现的角度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半自动的过程,离不开人工操作。但关键的一点是,这是机器人通过观察人类如何制作一杯咖啡来学习的新技能。你无法预测它能学会多少人类技能。

科幻梦想逐渐走进现实,能否大规模商业化是检验这些机器人的唯一标准。图01预计将于今年正式发布。上个月,Figure与宝马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汽车制造领域部署其机器人,用于那些人工操作困难、不安全或无聊的任务。

这是Figure成立以来签署的第一份商业协议。这家豪华汽车制造商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工厂试用这些机器人,未来将探索机器人控制、制造虚拟化和机器人与Figure集成等前沿技术主题。

单用途机器人技术已接近饱和,但通用机器人技术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马斯克预测,到2040年,地球上将有10亿个人形机器人,而特斯拉最近发布了新开发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 2。另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s已经在亚马逊仓库测试了人形机器人。

不断有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获得了大量资本的加持。今年1月,OpenAI参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1X宣布完成1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三星NEXT Fund和瑞典私募股权基金EQT。在国内,去年年底,银河通用完成了1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由美团战略领投,北大燕园创投、无限基金SEE Fund和IDG资本跟投。由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惠创立的致远机器人已完成超6亿元的A3轮融资,蓝驰创投、中科创兴、鼎晖投资、高邮创投、三花控股集团、基石资本等多家机构纷纷入局。

但人形机器人的星辰大海并不是那么容易到达的,这无疑是一个高风险的赛道。“我们的公司需要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它需要一支致力于这一使命的冠军团队,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和工程创新才能实现大众市场的影响力。我们面临着高风险和极低的成功机会。然而,如果我们成功了,我们有潜力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并建立地球上最大的公司。”布雷特·阿德科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2.AUM 1.5亿元,总投资9000万元。

在众多科技巨头组成的资本局中,投资1亿美元的百汇创投依然是慷慨的支持者。除了这1亿美元,Parkway Venture Capital还在去年Figure的第一轮外部融资中领投了7000万美元。

帕克威是谁?

“百汇投资于率先在各行业使用模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在官方网站上,百汇创投将其亮点归功于其在企业家和创新者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方面的第一手经验,这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组织规模并提供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看看两位管理合伙人的简历,你就知道这种说法不假。他们都有创业经历,同时在能力板块上互补。

杰西在共同创立百汇之前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作为Frustum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从零开始开发了一项人工智能专利技术,以实现工程产品的自动化设计。最终,该公司在2018年将其业务出售给PTC,早期投资者获得了超过9倍的投资回报。此外,杰西拥有一流的学术背景。此前,他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担任教授,专注于人工智能的高级应用。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格雷格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主要投资于个人账户,同时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曾经是H &;S Capital创始合伙人。此外,他还是房地产开发商Hill Gray Seven(HG7)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当时,格雷格以大约7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创建了HG7。自2000年成立以来,它已开发了医疗服务、自助仓储和零售物业。这家公司已成为星巴克、DaVita和Chipotle等500强公司的首选开发商,在美国15个州都有业务。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格雷格在各种风险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中投入了超过3亿美元,并取得了出色的回报。巧合的是,这些投资还包括Jesse创办的公司Frustum,而Gregg是其最早的投资者之一。

综上所述,两位创始人,一位在人工智能和SaaS技术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专业知识、产品开发和业务管理经验,另一位拥有丰富的商业地产开发经验和敏锐的投资意识。这种组合使他们成为早期企业家的理想导师,他们对趋势判断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Parkway的投资兴趣主要基于尖端技术。去年10月,Parkway宣布了他们判断的2024年最重要的四大趋势:量子技术、人形机器人、气候技术和健康技术。

在投资方面,百汇也做到了知行合一。官网上列出的投资组合显示,医疗技术公司Oxos Medical、从谷歌母公司剥离的量子技术公司沙盒AQ、气候技术公司Persefoni以及核聚变能源公司TAE科技都是其投资项目。

已经退出的项目包括打车应用lyft、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以及滴滴、融360、商汤科技和万达集团等多家中国企业。

除了百汇创投,2016年还成立了投资9000万美元的Align Ventures。它是一家主要投资种子和A轮的风险投资机构。

官网显示,Align Ventures管理着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新兴品牌和下一代消费者或零售技术。尽管AUM很小,但它敢于投资9000万美元。如果不是“专款专用”模式,几乎与赌博无异。不过,也可以看出,Align Ventures及其背后的LP势必会在人物AI和人形机器人赛道上胜出。

“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真正的价值在于原生应用。”去年,李彦宏在谈到国内人工智能生态时多次发表了这一言论。作为AI原生应用的理想载体,在众多科技巨头和资本加持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哈里王子儿子头衔

那张网图不正反映了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的简单期待吗?“想象中的AI帮助人们从事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人类抵达诗歌、绘画和遥远的地方”,但现实恰恰相反。除了AI的爆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很明显。一方面寄托着人类最朴素的愿望,另一方面则是能否顺利完成产业化开发、大规模商业化甚至走进千家万户。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时间,也能负担得起。

然而,如果我们在中国看它,我们的担忧将变成一场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扔在中间又吐出来”的会议。一位嘉宾表示,“对人形机器人的投资尚未产生多大价值。投资是一个正循环,你必须挣钱,这样我才能继续投资。”换句话说,对于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的赛道,在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如Parkway和Align Ventures,是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人形机器人,一笔融资近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