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有一句著名的话:“苹果更关心的是在某个领域做到最好,而不是成为第一。”但在造车这件事上,苹果要么没能成为第一,要么做得最好,而是被迫止步。
2月28日,据多家外媒报道,苹果内部披露将停止电动汽车项目。这一决定让造车项目的近2000名员工感到惊讶。汽车硬件部门的部分员工将被裁撤,部分员工将被转移到苹果的人工智能部门。
从2014年成立“泰坦”部门,到雄心勃勃的全自动驾驶计划,现在又被曝出要弃车改用AI。苹果造车十年,或将最终成为梦想。
苹果停止造车的消息一出来,马斯克就转发并发了一个“致敬”的表情。李想说这个选择“绝对正确”,雷军说他“非常震惊”,同时不忘给小米汽车打广告。
马斯克只用了两个表情来评价。
首先,从自动驾驶到项目终止itunes固件缓存位置
早在2014年,苹果就成立了一个名为“泰坦”的部门从事自动驾驶研发。当时,苹果希望制造一款全自动电动汽车,拥有豪华的内饰和语音导航,没有方向盘和踏板,价格在10万美元左右。
在鼎盛时期,Apple Light拥有5000多名R&D员工。苹果将寻找合作伙伴共同造车的消息也推高了所有潜在合作伙伴的股价。
时任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曾表示:“与丰田等传统竞争对手相比,现金充裕的科技巨头将给大众带来大得多的挑战。”
2021年2月,有报道称苹果将向韩国起亚汽车公司投资4万亿韩元(约36亿美元),作为与韩国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一部分。两家公司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最初的目标是每年销售10万辆汽车。
2021年1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智能手机的整体有效市场规模为每年5000亿美元,苹果占这一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全球汽车和移动市场的价值约为10万亿美元。“苹果只需要占据2%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相当于其iPhone业务的规模。”
然而,2022年3月,长期跟踪苹果产业链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蒂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苹果汽车项目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如果我们想在2025年实现量产目标,有必要在3~6个月内重组团队。2023年9月,郭明表示苹果的汽车制造项目已经“消失”。
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一直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态势可能毫无吸引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仍在继续,就连特斯拉也不例外。特斯拉2023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17.6%,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之所以能获得最高利润,是因为它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以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一半以上利润的iPhone为例。依靠强大的核心硬件和独家软件生态,Android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赶上iPhone带来的新功能。
在造车这件事上,苹果也选择了领先对手的目标。2014年提出了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想法,即使在十年后也是激进的。但许多人认为,最有可能颠覆汽车行业的是苹果。
然而,过高的目标也让苹果造车变得困难,并产生了内部分歧。前项目负责人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sky)认为,苹果的起点应该是找到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来制造一辆具有半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另一方面,乔纳森·艾维认为有必要为未来的出行建立一个全自动驾驶平台,这正是库克希望看到的。
几经波折后,苹果将目标从最初的完全自动驾驶降低到L2+级别,但此时,中国制造商已逐步推广L2+技术,并加快了向L3和L4自动驾驶的进展。即使对于苹果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辅助驾驶数据,也很难直接开发L4自动驾驶。
2月28日下午,360集团董事长周弘毅发布了一段视频,他认为“一旦苹果在制造方面下定决心,许多困难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因此肯定不难。”他还强调,美国所有的公司都在AI领域,每个公司都必须拥抱AI。如果它不拥抱AI,它就会被杀死。”
imax摄影机
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也表示,苹果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推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宣布具体细节。“这种技术和其他塑造未来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将继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一边是正在兴起的AI浪潮,一边是投入十年却无底洞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苹果的选择不难理解。
第二,苹果和新车之间的爱恨纠葛喷涂自动化生产线厂家排名
虽然苹果一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在新造车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此外,为了推进“泰坦”项目,苹果从特斯拉挖走了许多工程师,甚至有一名高级副总裁和两名工程副总裁跳槽,这让马斯克怒不可遏。
2020年12月22日,马斯克甚至发布推文称,“在特斯拉Model 3项目最黑暗的日子里,我联系了苹果CEO库克,希望与他讨论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以当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但他拒绝见面。”马斯克还在推文中质疑了传闻中苹果正在开发的电池技术。
蔚来董事长李斌将苹果视为对手。2021年1月9日,李斌在NIO Day上首次提到了苹果。他认为蔚来汽车短期内会收购BBA,但长期来看,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我们最好在苹果推出终极产品之前站稳脚跟,否则很少有公司能以苹果用户的忠诚度来抵抗,而且它还有这么多现金。”
在苹果造车计划终止后,新造车行业的“同行”也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马斯克的话像黄金一样珍贵,他只用了两个表情符号·表情符号·颜文字:“致敬”和“吸烟”。考虑到双方过去的纠纷,意思就留给大家猜了。
李想CEO李想认为,苹果放弃造车而选择专注于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机也很合适。
李想认为,如果苹果把人工智能做成to C,它将成为10万亿美元的企业,如果它输了,它将成为1万亿美元的企业。“人工智能将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和交易的顶级入口,这是苹果的必选项。”
对于汽车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李想表示:“如果汽车取得巨大成功,苹果公司的市值将增加2万亿美元,但汽车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气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是终场。”李想表示,手机延伸的人工智能是比特,汽车的人工智能是原子,人工智能横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人才、数据和计算能力。”
一直被视为苹果徒弟的雷军,时刻不忘为即将推出的小米汽车打广告。雷军通过微博表示:“看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震惊!小米的战略是‘人车全生态’。我们很清楚制造一辆汽车的困难。三年前,我们还是做出了极其坚定的战略选择,认认真真为米粉造好车!”
思朋汽车董事长何肖鹏表示:“去年还讨论过,除苹果外,所有新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都将在2024年出牌。2024年10年后,它将进入淘汰赛和全明星赛。但我没想到苹果会在2024年打出这样一张牌。”
可以看出,尽管苹果从来没有明确的基准,但小鹏认为苹果的到来是最大的变数之一。现在,苹果被汽车的爆发所终止,但汽车淘汰并没有停止。新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仍在努力争取留在谈判桌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苹果十年造车终成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