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拿到满分答卷,2024年的理想仍要打上问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电车通

诞生了全球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第一家扭亏为盈的新势力。威胁超越特斯拉的不是Nikola、Lucid和Rivian等海外新势力,而是中国自主品牌——理想汽车。

日前,理想汽车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财务报告。全年营收高达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毛利274.97亿元,毛利率高达22.2%,略超特斯拉18.2%的毛利率,净利润高达118.1亿元。

曾经,它与小鹏和蔚来一起被称为“制造一款新车并控制三家公司”的理想,但现在它已经将所有其他新势力抛在身后,赶上了长城和吉利等老牌汽车公司,其净利润已达到长城汽车的1.7倍。

已经达到顶峰的李为未来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他希望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领导者。

勇敢地攀登下一个高峰,一个理想的机遇和挑战。

李成立于2015年7月,成立时间并不算早,但它成功杀出重围,在高端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

谈起理想成功的秘诀,很多有刻板印象的网友总是将其归功于冰箱、彩电沙发的“客厅三件套”以及高速公路上比燃油车油耗更高的增程技术。

事实上,理想成功的关键秘诀在于准确的市场定位。所有产品都专注于大空房间和舒适度。魔毯空空气悬架2.0的出现,是对李行追求舒适性的一次提升。理想并没有忽视品牌和生态建设。高端品牌不仅想要昂贵的产品,而且消费者也愿意接受它们,否则他们最终可能会获得另一种高质量的产品。

李湘曾经说过,他不会邀请名人为他代言,而车主就是最好的代言人。这一举动与特斯拉不谋而合,李想本人也与马斯克相似,经常在微博和朋友圈发声,提升品牌影响力,展现亲民形象。

在生态方面,虽然目前仍没有纯电动汽车上市,但充电站的建设并未被忽视。晓彤从广州开车1300公里回到家乡。途中高速服务区只看到了国家电网和理想充电桩,以及蔚来的换电站,理想充电桩最高功率可达150kW,高于国家电网充电桩。

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以及逐步完善的相关生态,2023年李现获得消费者认可,累计交付37.6万辆,并为2024年制定了80万辆的销量目标。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今,汽车最先进的技术是自动驾驶和AI模型,但李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并不理想。去年11月,李湘发文为年底未能达到广告最大城市NOA覆盖的100个城市的标准道歉。2023年,理想R&D的投资额为105.9亿元。在扭亏为盈后,R&D的投资在第三和第四季度逐步增加。或许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能赶上第一梯队。线上推广平台有什么

此外,尽管OTA 5.0引入了GPT精神,但它在时间上落后于其他汽车公司。今年年初,理想汽车成立了AI技术委员会,并决定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模型领域加大投入。

在李想的竞争对手中,有一家汽车公司与其定位非常相似,其销量也与理想相当,这对理想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家公司是鸿蒙系统智行旗下的汽车公司。

世界上也以增程式SUV为主,也有一些纯电动汽车。产品的价格和定位与李一致,但部分产品的价格低于30万元。该车的另一大优势是依赖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春节前,华为宣布汽车行业的新M7汽车覆盖全国99%的道路,并且还可以在乡村道路上使用。

从销量来看,今年1月,的交付数据为3.3万辆,略超李。今年2月,目前的数据显示两家车企的交付量相差不大。

显然,Q-car已经成为LI最大的竞争对手,LI需要通过更完整的产品线来应对2024年的挑战。

4路增程+4路纯电,理想的全面产品铺设。

在财报会上,李想公布了2024年Li的计划,将推出3款纯电动SUV,完成4-range +4款纯电动车的布局,5年内不做20万元以下的轿车。

目前,只有三款增程式SUV理想上市,即L7/8/9,第四款增程式SUV是L6,将于3月发布并上市。李想强调他不会在五年内制造20万元以内的汽车,这似乎暗示L6的价格将在25万元左右,L7/8/9的改款车型将在3月份上市。

至于四款纯电车,第一款已经发布,这是纯电动MPV-MEGA,也将于3月交付。另外三款纯电动SUV,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是L系列增程式轿车的产品,但目前还没有关于竞标哪三款车的明确消息。理想三款纯电SUV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标配5C充电。

当我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理想的充电站时,小彤发现它基本上是三四个2C充电桩和一个未打开的5C充电桩。在支持5C充电功率的新车上市之前,理想就在积极建设5C充电桩。

虽然充电生态布局相对完善,但L系列凭借增程式技术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纯电动汽车能否像增程式汽车一样畅销仍是一个问号。续航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高能耗的中大型纯电动SUV,节假日跑长途很麻烦。理想的主要竞争对手问世界,M5有一个纯电动版本,但其销量一般。M7干脆放弃了纯电动,只有增程式版本。

理想依然不打算涉足汽车,坚持走家用车路线。在完善4续航+4纯电布局后,理想的产品线将覆盖20万元至60万元价位段,囊括国内豪华车所有热销价位段。minidwep-gtk 握手包 技巧

至于不做20万元以内的车,理想的看法和华为一样。一是20万元以内的汽车利润率太低;第二,20万元以上的车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年初比亚迪、五菱等车企降低产品价格,发布低价加配的新车,足以说明10万元左右的车还是有可观利润的空,但这些利润都是靠自研自产零部件攒下来的。造车新势力目前大多还是集成商,难以从低端车的布局中挤压足够的利润。至于体验,20多万元的国产车肯定会带来更好的体验。

市场下沉到20万元以下,有利于开拓市场,增加收入。马斯克已确认将于2025年推出一款15万元左右的SUV车型,命名或为“Model 2/Q”。作为三大御用企业之一的蔚来,为了下沉市场,正在积极推进子品牌阿尔卑斯和萤火虫的布局。何肖鹏更是直言不讳。未来将以15万元的价格推出多款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的产品,并于2024年推出一款。xy助手cydia源

李想在发言中很谨慎,只说5年内不会做20万元以下的车,未来可能会布局低端市场。L系列仍有1/2/3/4/5型号可供选择。

目前理想的计划是继续打造“家用车”形象,通过SUV和MPV向苹果发起挑战。

营收超过iPhone,李湘的理想很伟大。

李想表示,未来国内20万元以上价位的汽车市场将比燃油车时代更加严峻。这三家汽车公司将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理想的目标是在2030年以20万元以上的价格赢得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凭借在豪华车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理想汽车可以实现超万亿元的营收,并赶上iPhone的年收入。

好高骛远是好事,但理想真的能实现吗?

2023年,宝马、奔驰和奥迪的国内销量分别为82.5万辆、76.5万辆和72.9万辆。2024年的理想目标是追平BBA。根据李的财务报告数据,2023年汽车平均价格约为32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李的销量将达到312万辆,约为总销量的1.3倍。

虽然BBA新能源汽车的势头不如燃油车,但品牌价值依赖于此,其地位难以撼动。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BBA的销量不降反增,BBA也在积极寻求转型。

新能源领域,文杰和蔚来等汽车公司发展迅速。沃尔沃、领克等传统品牌转型后,新能源汽车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今年1月在李的销量仅为3.12万辆,由于春节的影响,2月的销量不会太高。李想表示,计划在6月交付7万辆汽车,12月交付10万辆汽车,以实现年度销售目标。仅依靠SUV和MPV等家用轿车实现今年的年度销量目标并不容易,要想在2030年吃掉国内三分之一的豪华车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众多竞争对手,理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补齐AI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短板。去年4月,李想表示,目前李现有四个AI团队,分别负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工厂和智能零售,智能驾驶团队计划到2024年底扩大到2000人。

思朋汽车表示,目前有3500个人工智能团队主要从事智能驾驶,每年R&D投资超过35亿元。比亚迪的智能驾驶团队有4000多人,目前还在扩招。计划投资1000亿元发展车辆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汽车公司增加了他们的智能。恐怕李需要将其在R&D的投资增加一倍,以避免车辆智能的落后。

四款纯电动车型的表现以及车辆智能化的进化程度,或许将成为理想能否实现2024年80万辆销量目标的关键因素。

然而,即使李智嘉和车载智能不会离开世界,比亚迪、小鹏和其他汽车公司想要在2030年依靠国内市场收入超过iPhone,基本上仍然是不可能的。

李彦宏曾表示,他不会在2025年之前打开海外市场,但现在他的梦想已经实现盈利。或许他可以布局海外,依靠汽车出口实现2030年赶超iPhone的目标。不过,国内车企集体布局海外,能取得多少份额还是未知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2023年拿到满分答卷,2024年的理想仍要打上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