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发展和应用近来明显提速,热度迅速攀升。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走访时注意到,附近道路上通行着氢燃料公交车和冷链车,新建的大型加氢站二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不时有车辆驶入加氢站…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杨师傅的氢能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海珀加氢站位于示范区西南角,占地7000多平方米,日加氢能力4.8吨,可同时满足500至600辆汽车的氢气需求。据杨师傅介绍,一辆18吨的物流车一次加注20多公斤氢气,可以实现约400公里的续航。
“2025年将迎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第一个拐点。”谈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中短期发展,威仕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经理龚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家示范集团政策的推动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和加氢站数量将分别达到5万辆和1000座,电堆、膜电极等核心部件的技术水平将得到提升,真正满足终端场景需求。此外,当氢气价格在部分地区降至25元/公斤时,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商用车将通过增加路权和减碳等外部因素逐渐变得经济,取消补贴的商业模式也将加速。
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
氢能商用车成为先锋。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20-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26-2035年将达到5万亿元。作为氢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领域的主要应用形式,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燃油和锂电池汽车相比具有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低温性能更强等优势,推动了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
但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速推广,氢源单一、运输成本高、绿氢应用少等问题日益凸显。首先,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占比中,燃料电堆占比最高,达到30%。其中,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铂的量极小,每年约90吨,是黄金开采量的5%。另一方面,每辆氢燃料汽车平均使用50克铂。
此外,电解水制氢和储氢罐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是高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制氢和氢能储运技术也存在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在这方面,德姬先进制造业和旅游业的合作伙伴张帆认为,氢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即使有优惠政策,整体产业也无法快速启动。由于氢能源汽车技术瓶颈、制造成本高、配套设施少,经济性缺点尤为突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氢燃料电池汽车都很稀缺,没有大规模商业化运营。
为此,近年来,政府、行业、企业和相关专业机构积极努力,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驶上“快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总产销量将分别为5,668辆和5,805辆,同比增长55.3%和72.0%。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同时,依托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河南、上海、广东5个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群。这些地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加快,产业链不断推进。疯狂的找你
以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的进展为例。过去一年,南区一期、二期正式投入使用,国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国电投资生产基地、美锦氢能总部等重点项目顺利开工。氢能领域首笔碳减排交易重磅落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超900辆,其中“中国一号氢能”“凯威尔一号氢能测试”近100辆。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氢能特别是绿氢目前具有战略价值,它需要寻求商业价值。商用车领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研究所教授欧阳明高表示:“我们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在国家城市示范集团和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在2025年实现规模化。”
据了解,在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中,重卡是最具竞争力和潜力的细分市场,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市场。随着行业的逐步完善,中国商用车氢能时代已经开启并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汽车企业方面,目前包括SAIC红岩、中国重汽、一汽解放、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企业均在氢能领域有所布局,相关车辆可商业化应用于港口、城市、电厂、钢厂、工业园区等特殊运输工作场景。
龚明明补充道,在续航里程方面,在800公里至1000公里以上的市场中,氢重卡可以比纯电动重卡更快地补充能量,并且不受季节环境的影响,因此更适合长途和重载运输,其性能优势将更加明显,市场空将更大。预计未来5年左右,氢燃料电池重卡有望实现规模化运营,商业化优势将显著爆发。
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乘用车的商业化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众多产业链公司的快速发展,我国氢能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也逐步完善,以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在业内人士看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得到了政策和现实的双重推动。
早在2020年11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被列为三大方向。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的能源属性和战略地位,提出了2025年氢能汽车保有量达到5万辆的目标。
得益于产业和政策的逐步完善,商用氢燃料电池汽车频频“出圈”。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期间,示范运营燃料电池汽车超过1000辆;同年6月,一汽解放3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启动运行;8月,SAIC 410辆氢燃料电池滇池汽车投入运营。
同时,各地也制定了相应的推广计划和补贴政策,鼓励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例如,广东省提出了2025年推广1万辆以上氢能源汽车并给予每辆氢能源汽车最高30万元补贴的目标;山东省提出了2025年推广2万辆以上氢能源汽车的目标,并给予每辆氢能源汽车最高20万元的补贴。iphone13pro价格官网报价
1月26日,保定市发改委发布《保定市支持氢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设立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并与势能签约启动“全国首个百级氢能环境服务项目”,在全市推广氢能环卫车,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
业内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顶层设计和技术链已经打通,但跑通的商业模式才是形成市场规模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从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新汽车产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必须从政策引导转变为市场驱动,尤其是私人消费市场的认可。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关键在于私人消费市场,即乘用车市场。ingress k8s原理
“作为储能的一种方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燃料电池还是非常乐观和可预期的。”华北理工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季表示,从锂离子电动汽车的发展轨迹来看,从起步到商业化阶段用了大约8年时间,渗透率为5%。氢燃料电池汽车比纯电车更难推广,可能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的时间点,张帆更为乐观:“汽车行业一般以2%的保有量作为商业化起点,以中国乘用车2000万辆的预计销量来看,估计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可以在2027年至2030年之间实现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产业化不断推进 氢能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